國際銅業研究組織 (International Copper Study Group) 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全球銅市場供應過剩 14.7 萬噸。礦山產量上升和金屬產量增強(尤其是中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是造成供應過剩的原因之一。這兩個國家佔全球銅產量的 57%。雖然過剩量低於去年同期的 47.7 萬噸,但自 6 月以來,供應情況有所改善。
儘管如此,與供應擔憂相關的銅價大幅上漲可能並不完全合理。截至 2025 年 8 月,全球銅市場供應過剩 14.7 萬噸。雖然這比 2024 年同期的 47.7 萬噸過剩有了顯著改善,但自 6 月以來,供應情況一直在加強。這顯示支撐價格上漲的基本面正在減弱。
供應的改善體現在交易所庫存中,交易者應密切注意。例如,本月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註冊倉庫庫存已攀升至 155,000 噸以上,從第二季的低點穩步回升。實體庫存的增加證實了產量確實超過了直接需求。
在需求方面,中國消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銅,近期數據顯示復甦脆弱。最新的 9 月財新製造業 PMI 為 50.1,低迷,顯示工廠活動幾乎沒有擴張。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國,中國需求低迷,難以證明價格會持續上漲。
在這種背景下,最近的價格飆升似乎與基本面脫節,這代表著一個機會。交易者可以考慮買入看跌選擇權,以從潛在的價格跌破關鍵技術支撐位中獲利。或者,賣出價外看漲期權或建立看跌看漲價差可以利用進一步上漲空間有限的觀點。
我們以前也見過類似的情況,例如2022年,由於全球經濟疲軟,供應中斷的擔憂暫時推高了銅價,導致波動率飆升。一旦市場重新關注更廣泛的宏觀經濟需求疲軟和實際庫存水平,這些漲勢往往會得到修正。
這一歷史模式表明,對於那些追逐當前上漲勢頭的人來說,謹慎是必要的。銅價的大幅上漲也可能推高了銅選擇權市場的隱含波動率。這使得涉及賣出選擇權溢價的策略對於那些相信未來幾週銅價將下跌或橫盤整理的人來說尤其有吸引力。即使銅價只是企穩,波動率的下降(即所謂的「維加擠壓」)也會對這些部位有利。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