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需求
金磚國家+的購買量目前在全球央行購買中所佔比例較小,中國並未積極購買。自4月以來,以往央行購買的驅動因素已變得無關緊要。除非黃金買家數量快速增長、央行購買執行情況發生變化或其他市場原因,否則當前情況表明,在重要的市場點位,人們存在極度的「錯失恐懼症」(FOMO)。由記者組成的 FXStreet Insights 團隊精選市場專家的觀察結果提供見解,包括商業來源的報告以及內部和外部分析師的補充分析。 金價近期逼近每盎司2,800美元,似乎與通常的驅動因素脫節。本月,我們看到10年期通膨保值債券 (TIPS) 的實際殖利率實際上攀升至1.8%,而美元自夏季以來一直保持穩定。這表明,推動金價上漲的是動能,而不是我們今年早些時候關注的基本面貶值敘事。購買力主要來自西方散戶,讓人感覺像是典型的害怕錯過機會的情緒。我們注意到,光是2025年第三季度,SPDR黃金股(GLD)的持股就激增了15%,將散戶參與度推高至2011-2012年金融危機後的最高水準。對於尋求可持續價格行動的交易者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危險信號。機構支持和散戶投機
同時,推動2023年和2024年市場上漲的機構支持已經消退。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央行淨購買量較去年下降了20%。中國過去曾是黃金的主要買家,但目前已連續六個月未增加黃金儲備。我們還記得2011年白銀價格的拋物線式上漲和隨後的暴跌,當時也是受到散戶投機的嚴重推動。這種情況令人感到極為相似,顯示當前金價脆弱,容易出現大幅回檔。 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者來說,現在是考慮買入看跌期權來對沖多頭頭寸或投機經濟低迷的時候,而不是買入看漲期權追逐漲勢。市場似乎忽視了即將出現的重要轉折點,包括最高法院即將就財政權力做出的裁決。一項意外裁決很容易刺穿這個由情緒驅動的泡沫,並對在高位做多的投資組合造成大規模損害。波動性可能會飆升,使得長期看跌期權或跨式期權在未來幾週內具有潛在的吸引力。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