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儲備銀行(RBA)在9月會議紀錄中揭露,先前的降息措施正在影響房價和貸款。然而,由於美國關稅和中國經濟等全球因素,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勞動市場依然緊張但穩定,如果私部門薪資成長放緩速度快於預期,則可能存在風險。
其他國家的服務業通膨維持穩定,每月住房和服務業消費者物價指數暗示第三季通膨可能超過預期。澳幣(AUD)兌紐幣表現強勁,上漲2.08%,兌美元上漲1.33%。GDP、就業和消費者信心等經濟指標對澳幣走勢至關重要。澳洲儲備銀行的利率設定直接影響美元的市場價值,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將通膨率維持在2-3%之間。
量化寬鬆(QE)通常會削弱澳元,而量化緊縮(QT)則傾向於增強澳元。市場預期澳洲儲備銀行的立場可能帶來的變化,這可能會影響澳幣/美元的流動性。截至報告時,澳元兌美元上漲0.06%,收在0.6518。
澳洲央行的政策困境
澳洲儲備銀行似乎處境艱難,即使現金利率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維持在4.35%,其政策也只是略有限制。我們看到的訊號好壞參半,9月最新的季度通膨數據顯示消費者物價指數為3.1%,仍然頑固地高於目標區間。這表明降息的趨勢不會很快出現,這給澳元帶來了不確定性。
國內數據繼續使利率衍生性商品的前景複雜化。房地產市場依然出乎意料地強勁,而服務業通膨與其他已開發經濟體一樣具有抵禦通膨的能力。由於失業率僅小幅上升至4.3%,勞動力市場仍然足夠緊張以支撐工資,這對澳洲儲備銀行的通膨控制不利。
從全球來看,前景仍然是一個主要的風險來源,尤其是對中國經濟而言。最近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PMI跌至49.8,引發了人們對澳洲出口需求的擔憂,從而限制了澳元的潛力。我們必須密切關注這一點,因為任何進一步的疲軟都可能迫使澳洲央行採取更溫和的基調,儘管國內通膨存在。
市場影響和策略
有鑑於此背景,我們認為澳元/美元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可能被低估。澳元兌美元正處於兩難:一方面,澳洲央行強硬應對國內通膨;另一方面,澳元/美元則基於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而採取鴿派展望。
交易員可以考慮在本月稍後發布完整的第三季CPI數據之前,採取買入跨式選擇權等策略,以利用潛在的雙向波動。回顧過去,2023年底結束的升息週期的全面影響仍在經濟中逐步顯現。與以往週期類似,升息對消費的影響在完全顯現之前會有相當長的滯後,即將公佈的經濟數據將至關重要。
這種依賴數據的立場意味著,央行的任何前瞻性指引都將對短期利率期貨產生重大影響。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