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本文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並聲明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建議讀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自行研究。任何風險或損失,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讀者自行承擔。本文澄清,作者未持有所提及的股票,且與相關公司無任何業務關係。 FXStreet 和作者不提供個人化推薦或投資建議。錯誤、遺漏以及由此造成的任何損失均不屬於 FXStreet 或作者的責任。 紙黃金市場和實體黃金市場之間的差異日益明顯,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關鍵訊號。隨著金價在2025年9月維持在2,450美元附近的高位,黃金ETF的強勁流入繼續反映出投資者對沖通膨的需求。世界黃金協會今年稍早發布的數據也支持了這一趨勢,數據顯示,自聯準會開始降息週期以來,ETF持有量持續增加。 正如最近發布的2025年8月數據所示,我們現在看到主要實體市場需求遭到破壞的明顯跡象。中國的黃金進口量下降,上海經銷商提供的折扣是自2020年初經濟動盪以來我們所見過的最大折扣。這表明,在當前價格下,作為傳統支撐支柱的消費和珠寶行業需求正承受著巨大壓力。消費者購買的疲軟被非常強勁的官方部門需求所抵消,這一趨勢已經持續了近兩年。中國人民銀行一直是穩定的買家,作為其去美元化策略的一部分,自2024年初以來,其儲備增加了250多公噸。 央行的購買為金價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但其對短期價格波動的敏感度低於零售需求。當前市場動態和交易者策略
從衍生性商品市場來看,這種格局表明,儘管低利率帶來的宏觀利好利好,但實物需求的基礎卻較為疲軟。本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3.5%,使得持有無收益黃金對機構基金來說頗具吸引力,但這種趨勢可能迅速逆轉。因此,如果央行暫停購買,直接做多期貨部位將面臨大幅回檔的巨大風險。 我們認為,未來幾週,交易員應該考慮利用這種緊張局勢和波動性上升潛力的策略。買進買權價差而非無保證金期貨,既可以參與上漲,又能清楚界定疲軟的實體市場最終對價格造成壓力時的風險。這種方法既能利用貨幣政策驅動的看漲情緒,又能兼顧實體交易發出的警訊。 此外,紙面價格與實體市場實際價格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可能導致交易波動劇烈,而非呈現平穩趨勢。這種環境較不適合趨勢追蹤策略,而更適合那些能夠從價格波動中獲利的策略。出售價外看跌期權可能是一種收取溢價的方式,押注央行購買的底線將在任何大幅下跌時保持下去。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