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面臨過剩供應的困境,廠商面臨折扣及生存擔憂

    by VT Markets
    /
    Sep 18, 2025

    由於多年來受國家政策驅動的產能過剩,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動盪。這導致汽車供過於求,引發大幅折扣和對灰色市場銷售的依賴,影響了汽車經銷商的獲利能力。

    破壞性競爭

    經銷商為了滿足工廠返利要求而降價,而未售出的汽車則被以各種方式操縱,例如被登記為“已售”或作為“二手”車出口。車輛有時會被丟棄或在拍賣會上以低於成本的一小部分出售。這個問題滋生了惡性競爭,造成了供過於求的惡性循環。

    地方政府透過提供廉價土地等激勵措施來吸引工廠,加劇了這個問題,導致全國範圍內的產能過剩。比亞迪和吉利等大型企業或許能夠生存下來,但中國129個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品牌中的大多數不太可能持續下去,預計到2030年只有15個能夠存活下來。

    北京方面不願允許汽車製造商倒閉,源自於對經濟和政治影響的擔憂。這場危機不僅影響了汽車產業,也影響了中國約十分之一的GDP。在國際上,人們擔心廉價的中國汽車進入歐洲和北美市場。雖然改革是必要的,但政治和經濟挑戰可能會減緩必要的變革。

    我們預計大多數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庫存將持續承壓,因為供應過剩已成為關鍵問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上週剛報告稱,經銷商庫存水準已達到36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平均每輛汽車滯留超過75天。這證實了供過於求的局面正在惡化,預示著利潤率即將進一步壓縮。

    市場動態和投資機會

    市場正在明顯地區分贏家和輸家,為配對交易創造了理想的條件。考慮買入規模較小、燒錢能力強、不太可能生存下來的電動車製造商的看跌期權,同時關注像比亞迪這樣的老牌巨頭的看漲期權,因為比亞迪的規模足以承受這場價格戰。

    我們在2025年第二季的財報中看到,近十幾個這樣的小品牌的毛利率為負。關稅風險正變得非常現實,這可能會導致中國國內市場出現更多過剩庫存。歐盟委員會於2025年9月10日宣布加快反傾銷調查,這對任何有大規模歐洲出口計畫的汽車製造商來說都是一個重大警訊。

    這讓我們想起了2010年代末期的太陽能板供應過剩危機,這場危機導致了大規模的產業整合和許多企業破產。這場動盪現在正波及整個供應鏈,從電池製造商到鋼鐵生產商。我們看到碳酸鋰期貨價格大幅下跌,自2025年8月以來,由於擔心生產訂單放緩,價格已下跌逾12%。這為那些在中國汽車行業風險敞口較大的原材料供應商提供了做空機會。

    儘管基本面看跌,但我們必須對政府突然介入的風險保持謹慎。中國政府不願允許重大企業倒閉,可能導致意外的紓困或強制合併,進而引發市場劇烈波動,並導致大量做空股票出現軋空。因此,任何看跌倉位都必須嚴格止損,以防範政策驅動的價格波動。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server

    哈囉 👋

    我能幫您什麼嗎?

    立即與我們的團隊聊天

    在線客服

    透過以下方式開始對話...

    • Telegram
      hold 暫停中
    • 即將推出...

    哈囉 👋

    我能幫您什麼嗎?

    telegram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開始與我們聊天,或 點這裡.

    沒有安裝 Telegram 應用或桌面版?請使用 Web Telegram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