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出口動態
對中國的出口下降了2.9%,而對東南亞的出口增長了11.9%,受晶片需求強勁的推動,對台灣的出口激增了39.3%。按類別劃分,半導體出口成長了27.1%,汽車成長了8.6%,船舶出口成長了11.8%。相反,能源相關出口下降,其中石油下降了4.7%,石化產品下降了18.7%。進口年減4.0%至519億美元,降幅小於預期,導致貿易順差為65億美元,略低於7月的66億美元。 受美國關稅推動,韓國出口急劇放緩,這給韓元帶來了看跌前景。8月數據發布後,韓元兌美元的心理關口隨即被突破。交易者應該考慮選擇權策略,以從未來幾週韓元兌美元進一步貶值中獲利。未來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加劇市場波動,因為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在8月最後一周已下跌2.5%。鑑於華盛頓和首爾之間9月沒有安排高層貿易談判,我們認為透過KOSPI選擇權買入波動性可能是一種審慎的策略。這種情況帶來了不可預測性,而這正是波動性交易者所尋求的。交易者的機會
數據顯示了明顯的分化,半導體出口飆升27.1%,而受關稅衝擊的行業則步履蹣跚。全球對高階晶片的需求依然強勁,最近的產業預測顯示,在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擴張的推動下,2025年第四季的晶片出口將年增15%。我們看到該領域持續走強,這使得主要晶片製造商的看漲期權具有吸引力。 相反,對美出口量暴跌12%,直接衝擊了汽車和鋼鐵業。這種環境讓人想起2018-2019年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那場爭端在幾個季度裡嚴重拖累了工業股。交易者或許可以透過買入受影響的汽車製造商和鋼鐵生產商的看跌期權來尋找機會。 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貿易流的轉變,對東南亞和台灣的出口分別強勁成長11.9%和39.3%。這表明區域配對交易策略可能有效。人們可以做多台灣科技指數,同時減持韓國大盤,以隔離關稅的影響。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