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警告西方企業,囤積稀土可能造成稀土短缺。中國計劃限制這些必需材料的出口。
中國的稀土戰略
中國的策略旨在透過控制稀土供應來獲得槓桿。此資訊由《金融時報》匿名取得。隨著中國暗示有意利用稀土作為槓桿,我們預期特定產業的波動性將加劇。
嚴重依賴稀土材料進行製造的企業,例如電動車製造商和風力渦輪機製造商,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這為未來幾週的價格波動交易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們認為,謹慎的做法是考慮對非中國稀土生產商進行多頭部位。
例如,我們看到澳洲的萊納斯稀土公司(LYC)和美國的MP Materials(MP)在過去發布類似公告後交易量增加。例如,隨著市場開始消化這種供應風險,MP Materials的股價在8月初的交易中已經上漲了8%以上。
相反,現在是時候考慮對供應鏈脆弱的公司購買看跌期權了。尚未實現採購多元化的大型科技公司和汽車製造商將面臨最大的風險。
2025年上半年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工業使用的85%以上的永久磁鐵仍然來自中國,凸顯了現在可以利用的關鍵依賴。
稀土出口限制的歷史先例
2010年,中國限制出口,導致釹等元素的價格在一年內飆升超過700%。我們也曾經見過類似的情況。這一歷史先例表明,我們不應低估價格快速劇烈波動的可能性。
衍生性商品交易員應該為這種波動的重演做好準備,即使規模較小。這些元素本身的期貨市場則扮演更直接的角色。過去30天,光是投機活動就已導致釹和鏑期貨合約飆升近15%。
我們預計,如果中國兌現警告,在第四季正式削減配額,這一趨勢將會加速。這種情況也考驗著西方各國政府多年來為建立替代供應鏈所做的努力,包括《2022年通膨削減法案》資助的措施。
市場的反應將揭示交易員對這些新興非中國來源的韌性有多大的信心。主要汽車ETF的隱含波動率已達到2023年供應鏈衝擊以來的最高水準。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