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民幣的因素
央行在設定每日中間價時,會綜合考慮市場供需、經濟指標和國際貨幣市場波動。如果人民幣接近交易區間上限或出現過度波動,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幹預外匯市場。這種幹預包括買賣人民幣以穩定其幣值,確保人民幣整體價值的可控和漸進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正透過每日中間價釋放訊號,顯示有意減緩人民幣貶值步伐。預期中間價7.1852明顯強於離岸市場的交易水平,美元/離岸人民幣近期測試了7.21的水平。這顯示央行正在頂住市場壓力,不會允許人民幣幣值快速下跌。這種有管理的穩定局面,是在過去一個月我們看到的經濟數據分化的背景下出現的。 中國2025年7月工業增加值數據低於預期,年增3.5%,而聯準會2025年7月底發布的最新會議紀要則表明,利率將維持高位。這些基本面因素正是市場預期人民幣兌美元走弱的根本原因。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者而言,這構成了一個典型的由政策強制執行的區間波動環境。 鑑於中國人民銀行實際上正在限制美元兌人民幣的每日上漲空間,我們應該考慮那些受益於低實際波動率的策略。賣出選擇權以收取溢價可能頗具吸引力,因為央行的行動很可能在短期內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一個可預測的窄幅區間內。過去的策略和未來的風險
回顧過去,我們看到類似的模式在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上演,當時中國央行捍衛人民幣免受巨大的貶值壓力。即使在經濟基本面預示著進一步疲軟的情況下,中國央行也始終使用其每日中間價來錨定人民幣。他們目前的策略似乎是在直接複製這個防止資本無序外流的成功策略。 未來幾週的主要風險在於,中國經濟數據是否會急劇惡化,以至於中國央行被迫允許人民幣一次性大幅貶值。因此,我們應保持警惕,警惕人民幣是否突破關鍵心理關口,例如過去作為主要防線的7.30關口。此類舉措將預示著重大的政策轉變,以及從區間交易轉向方向性策略的轉變。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