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近期幹預外匯市場,拋售美元以支撐港幣(HKD)。港幣一直處於其交易區間的弱勢一側,即美元兌港元波動區間的上沿。自1983年以來,香港一直實行聯繫匯率制度,將港元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80左右。該制度允許港元在7.75至7.85之間波動,促進了匯率的穩定。
貨幣發行局製度
香港金管局採用貨幣發行局製度,每發行一枚港幣,就有美元儲備支持。這種方法將貨幣基礎變化與外匯流入或流出直接掛鉤。如果港幣接近7.75的強方,就會啟動幹預機制。金管局賣出港幣,買入美元,增加流動性。如果港幣接近7.85的弱方,就會發生相反的情況──買入港幣,賣出美元,減少流動性。這項行動有助於將港幣維持在指定區間。
港幣兌美元匯率再次逼近7.85的允許交易區間弱方。這促使金管局買入港元,從而收緊了本地金融狀況。這是一種常見的模式,央行對聯繫匯率制度的承諾毋庸置疑。這種幹預直接從香港銀行體系抽走現金,迫使利率上升以吸引資本回流。由於與內地經濟不確定性相關的資本外流持續存在,1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已於2025年8月初攀升至5.75%,創下今年最高水準。只要香港金管局需要維護聯繫匯率制,我們預期利率上行壓力將持續存在。
衍生性商品交易者的機會
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員來說,最直接的做法是預期未來幾週香港利率將上升。這可以透過買進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期貨或簽訂支付固定利率的利率掉期合約來體現。這項策略押注的是香港金管局捍衛聯繫匯率制度的機制效應。在2022年和2023年聯準會上一次主要升息週期中,我們曾多次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當時,香港金管局的干預措施持續導致HIBOR大幅飆升。目前的情況只是這既定機制的重複。
香港借貸成本上升對香港股市來說是一個負面訊號。恆生指數本季已經舉步維艱,流動性收緊只會加劇企業獲利和房地產估值的壓力。我們已經看到,該指數自2025年7月底以來下跌了4%。這顯示市場對香港股市持謹慎或看跌立場。交易者可以考慮買入恆生指數賣權或做空指數期貨,以對沖或從潛在的下跌中獲利。如果金融環境收緊持續對市場造成壓力,這些部位將獲得價值。
儘管港幣處於區間邊緣,但押注其突破聯繫匯率制並非建議的交易策略。香港金管局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最新報告顯示超過4,150億美元),加上其成功抵禦匯率波動的歷史,使得突破聯繫匯率制的可能性極小。相反,透過選擇權賣出美元/港元波動性可能是更好的策略,因為央行的行動明確旨在保持匯率穩定。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