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動態
到了2020年,中國主要從巴西進口大豆,而忽略實際貿易數據。儘管承諾購買創紀錄數量的美國大豆,但中國僅履行了貿易協定承諾的約58%。這些模式顯示貿易動態具有延續性,川普任期結束後,潛在的協議可能會被忽視或失效。儘管中國允許川普利用貿易協定獲取政治利益,但實際貿易數據對中國有利,導致中國實際做出的讓步微乎其微。 市場反應可能會重現過去的模式,即實際貿易數據變得次要。只要兩國保持友好關係,地緣政治和貿易焦慮可能會減弱,從而維持風險情緒穩定。今天的日期是2025年8月11日11:59:39.577Z。我們看到中國最近對美國大豆的需求出現了熟悉的模式。這與我們在川普第一任期目睹的情況如出一轍。歷史表明,貿易方面的巨額承諾不太可能轉化為實際的持續採購。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7月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美國從巴西的大豆進口量已年增15%。相較之下,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國對中國的大豆承諾仍比貿易戰爆發前的水準低近30%。這些數據證實,中國向南美供應商的結構性轉變仍在持續。市場機會
對於那些交易大豆期貨的人來說,這意味著這些聲明帶來的任何價格飆升都可能是短暫的。基於政治聲明而非實際出貨訂單的反彈提供了建立看跌倉位的潛在機會。我們認為這只是頭條新聞噪音,而不是美國大豆需求的根本轉變。 這種先說後做的模式意味著在頭條新聞驅動的飆升之後會出現拋售波動性。當新聞報導和大豆期貨選擇權(ZS)的隱含波動率上升時,歷史上押注它會回落是有利的。潛在的市場結構並沒有真正改變,因此持續的恐慌不太可能發生。 只要雙方只是在談判,我們就可以預期大盤中任何真正的避險情緒都會受到限制。這為對貿易新聞敏感的股指區間波動策略創造了機會。只要沒有積極實施新的、具破壞性的關稅,市場似乎對目前的表現感到滿意。 2019年至2020年間,我們見證了這一幕的上演。市場最初對貿易協議宣布的樂觀情緒,隨著月度貿易數據未能顯示中國兌現承諾而逐漸消退。事實證明,當時淡化最初受新聞報導推動的漲勢是正確的策略,而現在的情況似乎也是如此。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