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水準和供應問題
庫存與銷售之比從一年前的 1.35 下降至 1.30,顯示庫存水準低於銷售額。該比率處於 2022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如果繼續下降,則可能存在供應問題的風險,就像新冠疫情後該比率降至 1.20 時的情況一樣,從而導致價格上漲。目前的關稅狀況可能會加劇供應限制並影響未來的價格水準。
2025 年 6 月的批發數據顯示,銷售額的成長速度快於庫存的成長速度。這導致庫存與銷售之比降至 1.30,這是我們自 2022 年復甦期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這顯示企業的緩衝能力非常薄弱,無法應付任何供應中斷。這種庫存緊縮狀況帶來了明顯的通膨風險。
最新的 2025 年 7 月 CPI 報告也支持了這種擔憂,該報告意外升至 3.8%。我們現在正在觀察,我們在 2025 年初享受的穩定通貨緊縮是否正在開始逆轉。這使得即將公佈的通膨數據對市場走向更加關鍵。
抽象的關稅威脅如今已成為現實,加劇了供應方面的擔憂。7 月下旬的報告證實,針對汽車零件等主要進口商品的新關稅將於 10 月 1 日生效。這可能會將庫存銷售比推低至 1.20,這是我們記憶中後疫情時代引發價格大幅上漲的水平。
市場影響和貿易策略
因此,聯準會的評論明顯變得更加謹慎,降低了人們對今年稍後降息的預期。市場的緊張情緒在波動率指數(VIX)中顯而易見,該指數已從夏季低點回升,顯示交易員正準備迎接更多動盪。
我們預計,隨著市場重新評估聯準會未來政策路徑,這種不確定性將會加劇。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員而言,這種環境表明,現在是時候考慮防範通膨上升和利率風險的策略了。
這可能意味著購買主要股指的看跌期權,以對沖利率上升引發的潛在經濟放緩。同時,如果利率上升,持有可獲利的 SOFR 期貨買權正變得越來越合理。
我們也密切關注大宗商品衍生性商品,因為供應驅動的通膨通常會推高原物料價格。在最新的 7 月 ISM 製造業調查中,「支付價格」成分躍升至一年來的最高點,顯示企業已經面臨更高的投入成本。
這表明,工業金屬或能源的看漲期權在未來幾週可能會表現良好。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