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執行長蘇姿豐承認,台積電即將在亞利桑那州投產的工廠生產的半導體晶片將產生成本溢價。由於勞動力、基礎設施和供應鏈的差異,這些晶片預計比台灣製造的晶片貴 5% 到 20%。在亞利桑那州建造這些工廠符合一項更廣泛的計劃,即加強美國在岸晶片製造,以保障國家安全和供應鏈彈性。
然而,成本差異表明,將先進半導體生產轉移回國內面臨挑戰。蘇姿豐並未具體說明 AMD 是否會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重申了對多元化全球供應鏈的承諾。該戰略包括從美國採購。此外,蘇姿豐也指出,擁有在美國採購晶片的彈性供應鏈的優勢。
根據蘇姿豐女士的評論,我們認為衍生性商品交易者需要注意的是未來利潤率的不確定性加劇。公認的成本溢價引入了一個新變量,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劇投機和價格波動。我們應該做好比市場目前定價更大的價格波動的準備。
利潤率可能受到擠壓之際,AMD 公佈其最近一個季度的非 GAAP 毛利率為 52%。雖然來自亞利桑那州的高成本晶片最初僅佔總供應量的一小部分,但交易員將高度關注任何表明這一比例將侵蝕這一關鍵盈利指標的指引。我們認為這是未來股價走勢的主要催化劑。
然而,這種影響並非立竿見影,這造成了複雜的交易環境。最近的報告證實,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生產將推遲到 2025 年,第二家工廠的投產將推遲到 2027 年或更晚。這表明成本壓力是一個中期問題,導致短期期權的隱含波動率偶爾會被低估。
我們也必須考慮美國政府在補貼這些較高成本上所扮演的角色。根據《晶片法案》,台積電獲得了 66 億美元的撥款和高達 50 億美元的貸款,這些資金旨在抵消這些支出。這與利潤率擔憂形成了強而有力的反面論調,顯示最終對AMD等公司的影響可能不大。
這種情況將焦點集中在競爭對手身上,尤其是英特爾,該公司也在政府支持下建立國內產能。交易員現在將密切比較英特爾美國晶圓廠與AMD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的總成本和效率。任何英特爾成本優勢的跡像都可能引發兩隻股票之間的相對價值交易。
從歷史上看,半導體行業波動性較高,這支持基於期權的策略。例如,VanEck半導體ETF (SMH)的5年月度標準差超過8%,遠高於標準普爾500指數5%左右的水平。這些數據強化了我們的觀點,即預期受新聞驅動的大幅價格波動是一種理性的做法。
因此,我們認為交易員應該考慮購買能夠從AMD的大幅波動中獲利的選擇權結構,例如跨式選擇權或勒式選擇權。供應鏈安全與成本上漲之間相互矛盾的論調,為價格大幅重估創造了絕佳的條件。這些立場將利用勒德洛訪談為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