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月份的原油進口包括835萬噸來自俄羅斯和790萬噸來自沙烏地阿拉伯,根據德意志商業銀行的分析師所述

    by VT Markets
    /
    Jul 22, 2025
    6月份,中國共進口原油4,990萬噸。其中,俄羅斯進口835萬噸,沙烏地阿拉伯進口790萬噸。自俄羅斯進口量較上季略有下降,但自沙烏地阿拉伯進口量增加45%。自馬來西亞進口量增加40%,達710萬噸,相當於日均173萬桶。馬來西亞成為中國第三大石油供應國。

    馬來西亞作為轉運樞紐

    馬來西亞出口量的成長與其作為伊朗和委內瑞拉受制裁石油轉運樞紐的角色有關。官方數據顯示,中國6月沒有從這些國家進口石油。由於高關稅,中國也沒有從美國進口石油。今年上半年,中國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量年減11%,但俄羅斯仍是最大的供應國。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二,緊隨其後的是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的進口量年減了3.5%,而從馬來西亞的進口量增加了30%以上,顯示在美國制裁的背景下,伊朗作為中國石油供應國的角色日益增強。 我們認為,官方原油進口數據展現的石油市場圖景看似簡單。關鍵在於,流入全球最大進口國的非官方受制裁供應的影響力日益增強。這種「影子供應」構成了一個複雜的變量,國際能源總署(IEA)或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等機構的官方數據可能無法完全捕捉。 來自某個東南亞國家的石油出口激增是最關鍵的數據點。根據最近的油輪追蹤數據,這筆原油流入被廣泛認為是伊朗原油的管道,估計已達到每天150萬桶。這種持續的、折扣供應對油價構成了強有力的限制,限制了其他地區減產帶來的上行潛力。

    市場競爭與定價策略

    同時,莫斯科和利雅德之間爭奪亞洲市場份額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利雅德近期下調了其旗艦產品阿拉伯輕原油10月份交付給亞洲客戶的官方售價(OSP),就反映了這種壓力。兩大傳統供應商之間的價格戰進一步加劇了亞洲市場供應充足。 這種供應態勢正與買家不確定的需求狀況相衝突。儘管疫情後的復甦並不均衡,但中國近期發布的8月財新製造業PMI意外升至51.0,顯示工廠活動意外擴張。這表明,大宗商品的潛在需求可能比整體數據所顯示的更具韌性,從而形成了一種緊張的平衡。 對我們來說,這預示著一段高波動時期,而非明確的方向性趨勢。市場正夾在大量且難以追蹤的供應與儘管難以預測但顯示出韌性的需求跡象之間。因此,在未來幾週內,受益於價格波動的衍生性策略(例如購買布蘭特原油或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的跨式選擇權)似乎比直接做多或做空更為謹慎。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server

    哈囉 👋

    我能幫您什麼嗎?

    立即與我們的團隊聊天

    在線客服

    透過以下方式開始對話...

    • Telegram
      hold 暫停中
    • 即將推出...

    哈囉 👋

    我能幫您什麼嗎?

    telegram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開始與我們聊天,或 點這裡.

    沒有安裝 Telegram 應用或桌面版?請使用 Web Telegram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