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PBOC)作為中央銀行,負責管理人民幣(也稱為RMB)的每日中間價。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匯率在允許的區間(或「區間」)內圍繞中央參考匯率(或「中間價」)波動,目前匯率為正負2%。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透過7天期逆回購操作向金融體系注入了900億元人民幣,利率為1.40%。截至今日,已有571億元人民幣到期,淨注入金額達329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此舉表明,其正努力引導流動性狀況,同時將短期融資利率穩定在抑制境內市場過度波動的水平。
7天期逆回購操作是管理短期現金狀況的常用工具,其使用顯示其傾向於維持有序流動,而非引發突然反應。透過設定每日中間價,並允許市場力量在嚴格控制的區間內波動,當局在如何將市場情緒反映在官方匯率上方面擁有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
實際上,這意味著交易員必須應對可能與離岸定價表現不同的市場,因為中間價的設定往往與普遍預期高度接近或接近。淨流動性注入(計入期限後)規模並不大,但其方向性暗示了政策立場略微傾向支持性。
雖然回購名目利率保持不變,但這些操作的規模和時機暗示了維持銀行間利率低點的意圖。對我們來說,關注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利率之間的利差仍然至關重要。
當利差擴大時,通常預示著政策分歧或即將推出乾預措施。最近的注資表明,即使在全球融資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亦無意大幅收緊利率。易綱的選擇反映出對可控彈性的渴望-管控而非放任。
這意味著與未來人民幣匯率掛鉤的衍生工具的反應速度可能比新聞驅動的假設所暗示的要慢。複雜的波動率結構維持其形態的時間可能比外在情緒本身所暗示的持續時間更長。
此類支撐措施有助於防止離岸人民幣空頭出現軋空,尤其是在投機性押注開始衝擊交易區間邊界時。2%的波動區間仍然存在,但我們看到中點定價出現強於預期的頻率增加。
這種模式表明,市場試圖在不引發破壞性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將市場情緒推向一個方向。衍生性商品定價,尤其是選擇權定價,應該會越來越反映這一點:實際波動率正從上方受到壓縮。
未來幾週,我們將每天關注定價以及流動性操作的淨效應。如果在殖利率穩固地維持在1.40%的同時,繼續傾向注入資金,那麼遠期點差和掉期利差可能會繼續受到抑制。
使用掉期點差的避險者需要考慮政策引發的趨平,而不僅僅是基於需求的資金流動。在當前環境下,如果沒有中點水準的支撐,人民幣看漲交易的空間非常有限。
在回購作業持續進行且政策工具未見上調的情況下,部位需要輕倉,並專注於窗口期政策行動中的戰術機會。
最後,中國人民銀行每日操作規模的變化(無論是回購操作還是期限操作)可能預示著更廣泛的宏觀數據的時機或意圖。這意味著我們不應僅依賴趨勢動態。相反,我們應該持續關注央行每週設定的節奏——這種節奏雖然微妙,但影響深遠。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