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流動性管理
為了管理流動性,中國人民銀行透過7天期逆回購操作注入了1,973億元人民幣,利率為1.40%。然而,由於今日4223億元人幣到期,這導致淨回籠資金2,250億元。實際上,這意味著央行正在溫和地引導人民幣匯率略微走強,同時仍留有一定的彈性。 央行正積極減緩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速度,既是為了維持市場穩定,也是為了防止長期壓力過快累積。目前,央行將中間價設定在11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顯示央行在面對資金外流和投機活動時,有意展現強勢。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種流動性操作——向系統注入的資金少於允許到期的資金——表明央行正在努力收緊貨幣政策,至少是暫時的。透過允許4,223億元人民幣展期到期,而只注入1,973億元人民幣,我們面臨的是2,250億元人民幣的淨流動性緊縮。 這不是一個輕率的舉動;它減少了過剩的現金流動,此舉往往會支撐本國貨幣並增加短期利率的上行壓力。周小川的策略似乎是靜悄悄的控制——透過貨幣強勢來緩和市場情緒,同時抑制寬鬆貨幣政策。這是一個訊號,不僅停留在口頭或新聞稿中,還透過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監控的工具中傳遞。 顯而易見的是,在流動性收緊的條件下,人民幣走強會改變我們評估遠期水準(尤其是在選擇權領域)的模型的數學基調。市場策略影響
目前,波動率可能會有所回落,但掉期結構和近端曲線將取決於短期融資壓力。鑑於貨幣操作和匯率定價訊號已開始趨於一致,我們應該做出相應調整,比以往更加謹慎地定價短期溢價。 保持對前端曝險的更嚴格容忍度,因為壓縮的融資可能在現貨市場顯現之前就轉化為隱含敞口。劉先生並沒有偏離慣常的策略,但流動性的回落加上中間價的走強,感覺就像一個更集中的機制的開始。 我們正在為反映這種基調的展期情景做準備:追逐收益率的剩餘現金減少,套利策略面臨的壓力加大。在這種背景下,人民幣選擇權似乎容易出現輕微的傾斜。我們正在模擬一些路徑,這些路徑將更重的右尾定價,直到進一步的調整確認這種收緊是短暫的還是更廣泛轉變的一部分。 像往常一樣,我們每週都會進行重新校準,但目前的數據證明了這種調整的合理性。這或許並不意外,但確實意義重大。逆回購活動和中間價定價的每一次波動如今都傳遞著訊息。是時候更仔細地聆聽那些不為人知的訊號了。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