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走勢的關鍵驅動因素
澳洲儲備銀行透過設定利率來影響澳元,以將通膨率控制在2-3%之間。較高的利率通常對澳元有利,而較低的利率則可能貶值。身為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健康狀況會影響澳元。來自中國的正面數據通常會增加對澳元的需求,而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則可能產生相反的影響。
鐵礦石是澳洲最大的出口產品,對澳元產生重大影響,鐵礦石價格上漲通常會推高其價值。貿易順差也支持澳元走強,這與出口需求的成長一致。中國公佈的6月服務業PMI指數從上月的51.1下滑至50.6,這引發了一些質疑——尤其是因為它與預期數字的差距雖小,但卻意義重大。
雖然仍高於區分擴張和收縮的中性線50,但成長放緩的速度並不理想。簡言之,服務業活動正在擴張,但幅度很小。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相當直接的:中國國內需求存在一些猶豫。鑑於50.6的水平與經濟活動持平的程度如此接近,不難想像企業信心將逐漸變得謹慎。如果我們將此置於中國斷斷續續的復甦努力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經歷了多年嚴格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和關鍵行業監管收緊之後,我們看到的拖累遠大於提振。
市場反應和影響
那麼,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我們該如何應對這項變化呢?市場反應異常平淡-澳幣兌美元僅下跌0.09%,收在0.6575左右。光憑這一點,或許就能說明一切。美元之所以沒有大幅走弱,是因為市場預期一開始就沒有那麼高。市場已經做好了數據疲軟的準備,這次數據不如預期並沒有引發任何重大回調。
在這樣的交易環境下,數據既不是災難性的糟糕,也不是令人信服的好,問題在於哪些因素被市場消化了,哪些因素沒有被消化。50.6這個特定的數據本身並不會引發太多的緊迫感,但它可能會與其他訊號結合。重要的是總體情況。
對於我們這些關注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人來說,觀察遠期利率和波動性指標的反應,尤其是在短期到中期。如果短期澳元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緩慢上升,我們將其解讀為交易員正在為短期內更不穩定的數據做準備。如果曲線反而趨於平緩,表示市場將採取觀望立場——押注慣性,或至少押注中國缺乏新的催化劑。
鐵礦石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但這更多的是中國的供應壓力和財政刺激措施的問題,而近幾週我們尚未看到這些措施切實落地。如果中國當局在未來幾個月加大建設或基礎設施相關支出,那麼鐵礦石價格可能會上漲,並透過貿易流動給澳元帶來上行壓力。但這取決於堅定的、有針對性的政策。
我們還需要密切關注澳洲儲備銀行。下一次利率調整——或圍繞通膨目標和勞動市場疲軟的措辭——可能會加劇市場波動。該行最近重申了其中性傾向,除非薪資成長或消費者物價指數發生重大變化,否則我們可能仍將處於「數據依賴」的狀態。
對於圍繞利差構建的衍生性策略來說,這需要的是敏捷性而非堅定性。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至少從現貨和遠期指標來看,澳元的近期走勢似乎缺乏信心。這種猶豫很重要。這表明,最清晰的市場表現可能並非直接指向方向,而是透過伽瑪敞口或區間波動的Theta衰減策略。
拋售波動性可能有效,但前提是你保持警惕,並對中國或澳洲國內數據的任何意外數據進行對沖。貿易數據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尤其是在我們最近看到貿易順差收窄的情況下。
中國需求疲軟可能會進一步侵蝕澳洲的貿易順差,尤其是在大宗商品出貨量下降或價格回落的情況下。隨著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澳元的結構性需求可能會減弱,除非被其他地區的資金流入抵消,否則交叉貨幣對可能會走低。
在這種時候,我們的關注點不再是單一數據,而是多個數據。更多疲軟的中國數據可能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加劇對風險敏感型貨幣的看跌押注。風險是不對稱的-情況惡化帶來的下行風險大於輕微改善所帶來的上行風險。
因此,我們仍然需要依靠數據來指引方向。關鍵在於不要對每個新聞標題都過於關注,而是要識別哪些新聞正在積聚壓力,哪些新聞只是噪音。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