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全球影響
美元(USD)是美國的官方貨幣,也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佔所有外匯交易量的88%以上。由聯準會制定的貨幣政策是影響美元價值的關鍵因素,利率調整會影響貨幣的強弱。量化寬鬆(QE)和量化緊縮(QT)是聯準會使用的貨幣工具。量化寬鬆(QE)是指透過購買美國政府債券來增加信貸流量,這通常會削弱美元,而量化緊縮(QT)是指停止購買債券,這可以增強美元。 隨著美元指數近期下跌至99.50左右徘徊,我們可以看到市場正在努力應對複雜的宏觀經濟訊號。主要導火線似乎是美國政府最新稅收提案在眾議院以微弱優勢獲得通過。該財政方案的突出之處不僅在於減稅和增加公共支出,還在於其對未來債務水準的預期影響——未來十年將達到驚人的3.8兆美元。顯然,這重新引發了關於預算管理和如何償還未來債務的爭論。 評等機構穆迪已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下調一級。透過列舉持續存在的不平衡和不斷膨脹的利息負擔,他們已經明確地提醒人們,債務不可能無限期地攀升而不產生後果。此次降級雖然並不出乎某些人的意料,但卻為長期借貸帶來了額外的成本因素,並使人們對外國對美國國債的穩定信心產生了懷疑。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危險訊號。 不過,其他地方的勞動指標則呈現出更為平淡的節奏。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略低於預期,為227,000人。儘管數據本身只是小幅上漲,但這項數據仍表明,勞動市場雖然不再過熱,但尚未出現明顯惡化跡象。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員來說,這支持了近期就業相關指標低波動性的假設,但僅憑這一點並不能抵消目前正在發揮作用的更廣泛的政策風險。聯準會的作用
在美元強弱方面,聯準會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我們已經多次看到這樣的例子,聯準會會議的基調或預測即使出現微小偏差,也可能影響貨幣模型。目前政策主要受宏觀變數的影響,量化緊縮等貨幣工具值得密切關注。例如,減少美國國債購買量會從市場中抽走流動性,通常會使美元更加穩固。 不過,如果投資者開始考慮信貸風險,或預期在緊縮政策的背景下經濟成長將放緩,這一增長可能會達到上限。因此,中期前景變得更加微妙。隨著債務融資成本上升,以及全球儲備管理者可能重新考慮如何衡量美國風險敞口的壓力加大,言論或收益率方向的每一個小變化都可能在近期期貨或選擇權定價中引起巨大反應。 我們不僅要關注經濟數據本身,還要關注每個數據如何改變人們所認為的政策軌跡。我們將繼續關注市場預期與聯準會言論之間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偏差既帶來機會,也帶來風險,特別是當波動性被壓縮且定位單向時。意識到這些變化,即使是微小的變化,也會大有裨益。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