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一直是美國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從「七俠蕩寇志」的霸主地位,到投資者對人工智慧(AI)熱情的飆升,科技股不僅推動了持續的市場反彈,也影響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整體情緒。
然而,投資人現在開始質疑這些高估值能否持續。美國科技股能否維持成長勢頭,還是未來會面臨一些可能改變其成長前景的阻力?
答案一如既往地取決於交易員和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多種因素。人工智慧技術的潛力和未來發展、利率走勢以及大型科技公司實現未來獲利預期的能力。
人工智慧:驅動力
過去18個月,人工智慧一直是美國股市的主導主題。人工智慧工具的快速普及,帶動了對雲端服務、資料基礎設施以及最重要的半導體的需求激增。身為人工智慧熱潮中的市場領導者之一,英偉達的市值飆升至2兆美元以上。
但人工智慧的故事遠不止晶片製造商。微軟將人工智慧融入其Office辦公室套件,Google努力重新定義搜索,以及亞馬遜對基於雲端的人工智慧服務的投資,都反映出人工智慧正成為整個產業的重要策略。同時,網路安全、企業軟體甚至醫療技術領域的小型企業也正在利用人工智慧驅動的效率提升。
對投資者而言,風險在於估值已超過近期營收潛力。如果2025年的獲利表現不如人意,那麼近期表現良好的科技股可能會面臨壓力。
利率和估值
儘管創新令投資者興奮,但貨幣政策對科技股及其未來估值仍然至關重要。鑑於科技業現金流的長期性,很少有產業對利率如此敏感。
因此,聯準會在2025年的立場將發揮關鍵作用。在與通膨抗爭兩年後,政策制定者已開始暗示,只要物價壓力保持可控,將逐步放鬆貨幣政策。降低利率將可緩解成長型股票的部分估值壓力,使未來收益折算至當前水準時更具吸引力。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通膨持續高企和薪資成長強勁表明,聯準會可能無法像市場先前預期的那樣大幅降息。如果降息步伐放緩,甚至推遲,投資者願意為科技股支付的溢價可能會縮水。這對於估值過高的人工智慧領導企業尤其如此。
同時,如果利率長期維持高位,可能會給依賴資本市場融資的規模較小、獲利能力較弱的科技公司帶來壓力。相較之下,在這種環境下,擁有強勁資產負債表的大型公司可能會利用現金儲備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和收購方面超越競爭對手,鞏固其主導地位。
獲利和市場敏感度
獲利將決定美國科技股能否證明其估值合理。「七巨頭」——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ta、特斯拉和英偉達——佔據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市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它們的季度業績通常不僅決定了行業表現,還決定了整體市場的基調。
到目前為止,大型科技公司的獲利表現強勁。雲端運算收入持續成長,廣告支出也在復甦。但預期也在上升。分析師們已經預測,到2025年,這些公司的每股盈餘將實現兩位數成長,因此幾乎沒有令人失望的空間。
然而,其中一些公司正面臨問題。蘋果面臨iPhone需求放緩和App Store監管審查的質疑。特斯拉面臨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和利潤率壓力。Alphabet必須在巨額人工智慧投資和核心廣告獲利能力之間取得平衡。即使是佔據主導地位的英偉達,也面臨過度依賴少數雲端客戶的風險。
值得關注的即將公佈的收益
公司 | 收益日期(2025年) |
微軟 | 10月23日 |
字母 | 10月24日 |
元 | 10月29日 |
蘋果 | 10月30日 |
亞馬遜 | 10月31日 |
特斯拉 | 11月5日 |
英偉達 | 11月19日 |
日期可能會有變化;請務必檢查交易所的最終確認。
因此,獲利意外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市場反應。
監管和地緣政治風險
除了基本面因素外,美國科技業還面臨日益增長的監管和地緣政治阻力。美國和歐洲的反壟斷機構正日益注重遏制大型科技平台的主導地位,從應用商店的營運模式到雲端市場的集中度。任何重大監管舉措都可能改變收入來源或迫使商業模式改變。
同時,中美在該領域的緊張關係仍構成結構性風險。美國對先進半導體和人工智慧技術實施的出口限制已經限制了對中國客戶的銷售,而進一步升級的緊張局勢可能會同時打擊晶片製造商和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收入。對於一個在全球範圍內蓬勃發展的行業來說,地緣政治碎片化構成了長期挑戰。
業界輪動
工業和醫療保健等其他行業也開始顯示出投資者重新產生興趣的跡象。
一方面,擴大市場參與度或許可以降低集中度風險,讓股市整體更具韌性。另一方面,如果投資者轉向週期性或估值偏低的行業,科技股的相對優異表現可能會開始減弱。
投資者展望
那麼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美國科技股的看漲理由取決於人工智慧的長期變革潛力、有利的利率環境以及大型科技公司實現強勁獲利預期的能力。看跌理由則取決於估值過高、監管風險,以及降息效果不顯著或人工智慧貨幣化進程慢於預期的可能性。
平衡的展望或許表明,儘管市場可能存在波動,但美國科技業的結構性成長動力仍然完好。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暫時的回檔可能意味著增加投資機會,尤其是那些資產負債表強勁、收入來源多元化且人工智慧策略清晰的公司。
對於交易員來說,重點將放在收益季節、聯準會會議和地緣政治發展上,所有這些都可能創造短期波動機會。
科技股的未來遠非一帆風順。人工智慧為該產業注入了強勁的成長動力,但估值卻不容小覷。利率和聯準會政策仍將是關鍵驅動因素,而一個又一個的財報季將考驗大型科技公司能否不負眾望。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