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為避險投資
黃金歷來因其價值儲存和交換媒介的作用而備受推崇。在動盪時期,黃金被視為避險資產,並被視為對沖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的工具。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最多,2022年購買了1,136噸。黃金通常與美元和美國國債呈負相關。當這些資產貶值時,黃金價格往往會上漲,進而發揮分散投資的作用。 金價受地緣政治不穩定、經濟衰退擔憂、利率和美元走勢的影響。美元走強通常會抑制金價,而美元走弱則會推高金價。金價小幅下跌至每克590馬來西亞林吉特左右,這只是更大背景下的日常噪音。我們正看到高利率(通常會給黃金帶來壓力)與強勁的潛在需求之間典型的拉鋸戰。關鍵在於觀察更大的力量,而不僅僅是一天的走勢。 聯準會在2025年全年維持利率不變,以因應持續高居3%以上的通膨。這項政策推高了美元,並暫時降低了黃金等非收益資產的吸引力。早在2022年開啟的升息週期中,我們就見證了這種相關性的反覆出現。央行瘋狂購買
然而,強勁的支撐似乎支撐著金價,阻止了金價進一步大幅下跌。各國央行延續了前幾年的積極購買勢頭,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各國央行已增加了800多噸黃金儲備。這種持續的需求,尤其是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提供了強大的緩衝。 地緣政治不穩定仍然是一個關鍵因素,多個地區尚未解決的緊張局勢使避險需求保持旺盛。這種潛在的不確定性是黃金選擇權隱含波動率並未暴跌的原因,儘管過去幾個月價格波動區間波動。市場顯然正在消化突發事件的風險。 在未來幾週,我們應該考慮一些能夠從這種緊張局勢中受益的策略。賣出價外看跌期權可能是收取溢價的一種方式,利用央行在每盎司1,980美元(約合18,350馬來西亞林吉特)左右的強勁支撐。如果我們預期價格將保持穩定或小幅上漲,這種方法將非常有效。我們也必須為2026年聯準會政策可能出現的轉變做好準備。任何降息跡像都可能引發金價大幅上漲。如果高利率環境持續的時間超過預期,使用長期買權可以讓我們以有限的風險來把握這個上漲空間。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