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在觸及4,379美元的歷史高點後下跌2%。此前,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對華高關稅不可持續,此舉提振了市場風險偏好,並推高了美國國債殖利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近3個基點,對黃金等非收益資產造成壓力。同時,聯準會仍致力於維持2%的通膨目標,市場參與者正在等待下週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美元和黃金價格
美元小幅走強,進一步拖累金價。儘管如此,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各國央行購買量增加的推動,金價全年仍大幅上漲。渣打銀行預測,2026年金價均價為4,488美元。技術面來看,儘管近期金價有下跌,但仍呈現看漲趨勢。阻力位分別為4,300美元、4,350美元和4,389美元,支撐位為4,200美元。
各國央行是黃金的主要買家,它們透過增加大量儲備來增強本幣匯率。金價受地緣政治不穩定、利率和美元走勢的影響。昨日金價從歷史高點下跌2%,直接原因是中美緊張局勢緩和以及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這造成了短期阻力,將金價從4,380美元附近的高點回落。
目前,隨著美元有所走強,阻力最小的路徑似乎正在走低。鑑於下週通膨數據公佈前的不確定性,我們應該考慮購買看跌期權來對沖我們的長期持股。如果跌破4,200美元的支撐位,可能引發金價更快下跌至10月17日的低點4,185美元。如果通膨數據高於預期,這項策略可以保護我們免受殖利率飆升的影響。
物價穩定與市場趨勢
近期數據表明,市場為何如此關注即將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本月初發布的9月CPI報告顯示,核心通膨率較去年同期持穩3.1%,遠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這種價格黏性使聯準會難以像市場預期那樣大幅降息。
儘管出現回調,但2025年金價飆升62%的根本原因仍然牢固。去美元化趨勢仍在持續,近期報告顯示,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首的各國央行在2025年第三季增持了250噸黃金儲備。這種結構性買盤為任何大幅價格下跌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因此,此次下跌應被視為買入長期買權的潛在機會。
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疲軟走勢,以更有利的價格建倉,目標價位在4,300美元以上。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和央行需求並非一夕之間消失。回顧過去,我們在2023年也看到了類似的模式,當時金價盤整了數月,然後才出現突破。即使聯準會在那段時期維持高利率,持續的潛在需求最終也推動金價創下新高。
這一歷史先例表明,一旦當前的回調企穩,耐心可能會得到回報。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