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 OpenAI 建立策略 GPU 供應合作夥伴關係後,AMD 的股價在 10 月初飆升了 37%。 2025 年 10 月 6 日,兩家公司簽署了一項多年協議,OpenAI 承諾使用高達 6 千兆瓦的 AMD Instinct GPU。作為回報,AMD 向 OpenAI 發行了 1.6 億股認股權證,條件是滿足供應和股價里程碑。
AMD 估計這筆交易可以帶來可觀的收入,並有可能吸引新客戶。市場積極反應表明,AMD 現在被視為 Nvidia 在 AI GPU 領域的強有力競爭對手。這項轉變凸顯了 OpenAI 在塑造 AMD 未來策略方面的影響力,而不僅僅是購買晶片。
然而,如果沒有證據顯示這項合作關係帶來強勁的收入成長,最初的興奮感就不會持續。關鍵因素包括 AMD 成功銷售 MI300X 並維持強勁的利潤率。進一步的潛力在於擴大與 Meta、Google、AWS 或甲骨文等公司的合作關係,儘管這些發展尚未計入當前股價。
OpenAI GPU 的出貨量預計在 2026 年底,但目前尚未達成任何重大里程碑,因此目前的重點是 AMD 的執行情況以及吸引更多合作夥伴以保持成長勢頭。在此期間,股價可能會保持穩定,直到新的發展推動進一步上漲。
在大幅上漲 37% 之後,AMD 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爆發式成長,30 天 IV 本周可能飆升至 80% 以上。這使得購買選擇權的成本極其高昂,我們認為,利用這項消息輕鬆獲利的定向投資機會已經出現。市場已經消化了該交易的公告,但尚未消化其執行,因為執行仍需一年多。
鑑於預期的「靜默區」效應,直到 2026 年才出現重大催化劑,出售選擇權溢價似乎很有吸引力。我們認為,鐵禿鷹策略或信用利差等策略存在機會,如果 AMD 股價在未來幾週盤整或橫盤整理,這些策略可以獲利。高波動性意味著目前收取的溢價非常高,提供了良好的緩衝。
我們正密切關注 2024 年 3 月以來的阻力位,因為近期的飆升已在圖表上形成潛在的雙頂。對於那些希望對沖或投機回調的人來說,買入高價看跌期權並非明智之舉。更好的方法是使用看跌期權借記價差,它可以明確風險並顯著降低入場成本。
這種情況令人想起我們在 2023 年英偉達股價上看到的情況,當時受預測驅動的大幅上漲之後,經歷了數月的盤整,才迎來下一輪上漲。類似半導體產業上漲的歷史數據顯示,在最初超過 30% 的飆升之後,股價通常會進入消化階段。
我們需要看到實際的收入轉換率,才能證明再次大幅上漲是合理的。任何與 Meta 或 Google 等其他超大規模企業後續交易的確認,都將成為新的上漲催化劑,但目前價格尚未反映。
為這種可能性做倉位的交易者應該關注期限較長的看漲期權價差,目標是 2026 年中期到期的期權。這項策略為故事的發展提供了時間,同時管理了近期選擇的高成本。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