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擔心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加劇股市過熱上漲。這可能促使中國人民銀行(PBOC)暫緩推出新的寬鬆措施。當局對2015年股市崩盤重演(當時股市市值蒸發了6.8兆美元)持謹慎態度。儘管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年底前中國將小幅降息,但花旗集團和野村證券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避免降息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防止市場流動性過剩。
對人民幣和股市上漲的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的影響可能包括對人民幣產生短期鷹派效應。推遲寬鬆措施可能會影響股市上漲的勢頭,並影響亞洲外匯和大宗商品的需求。我們看到中國領導層越來越擔心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製造另一個股市泡沫。他們似乎擔心重演2015年的股市崩盤,那是十年前的慘痛記憶。
這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可能不會再調降利率或存款準備率。鑑於上證綜指自2025年5月以來已經上漲了18%以上,政策驅動回調的風險正在增加。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者來說,這意味著我們應該考慮買進滬深300指數的看跌選擇權,以對沖潛在的動能停滯。過去一周這些選擇權成本的上漲表明其他人已經在尋求下行保護。
這種潛在的政策轉變可能在短期內利好人民幣,因為寬鬆政策的減少意味著人民幣走強。我們目前正在考慮從美元/離岸人民幣匯率下跌中獲利的頭寸,例如買入該貨幣對的看跌期權。美元/離岸人民幣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已小幅上升至5.2%,顯示市場正準備迎接波動。
大宗商品和區域貨幣
如果中國推遲刺激措施,大宗商品可能會受到外溢效應的影響。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流動性減少可能會抑制對銅和鐵礦石等工業金屬的需求。我們還記得,早在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就曾發出類似的緊縮訊號,隨後銅價大幅下跌。這也對與中國經濟成長掛鉤的區域貨幣,尤其是澳元,產生了影響。
由於中國是澳洲鐵礦石的最大買家,任何經濟放緩都會直接影響澳幣的市場人氣。因此,我們正在考慮購買澳元/美元看跌期權,作為對中國經濟情緒的替代交易。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