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私營部門的分化
義大利服務業8月成長放緩,HCOB服務業PMI指數從7月的52.3降至51.5,為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儘管該產業連續第九個月呈現擴張態勢,但成長速度已放緩。儘管國內需求改善和新客戶獲得推動新業務成長,但服務業仍出現擴張。
然而,海外銷售額連續第十三個月萎縮,儘管萎縮幅度有所縮小。就業成長持續,但由於招募策略更加謹慎,成長放緩。積壓工作連續第六個月減少,顯示現有員工配置可能足以滿足需求。
成本壓力加大,企業表示燃料、能源和租金等關鍵投入的支出增加。產出價格漲幅放緩,為九個月以來的最低漲幅,預示著利潤率可能受到擠壓。商業樂觀情緒減弱,未來預期降至四年半來的最低點。
儘管一些企業仍對新項目和新客戶交易帶來的成長抱持希望,但整體市場情緒受到嚴峻經濟情勢的抑制。相較之下,義大利私營部門略有改善,HCOB綜合PMI升至51.7,受製造業產出恢復成長的推動。綜合新業務成長創16個月以來最強勁,顯示私部門潛在需求強勁。
戰略市場緊張局勢
義大利服務業放緩與製造業復甦之間的差距,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複雜的圖像。這種分化表明,大盤押注存在風險,我們應該關注這兩個經濟驅動因素之間的矛盾。
新業務訂單的潛在強勁是一個正面訊號,但服務業信心的急劇下降也不容忽視。鑑於服務業企業信心下降和利潤率承壓,我們應該考慮下行保護措施。回顧過去,我們在2023年也看到類似的利潤率壓縮,當時能源成本居高不下,而歐洲央行仍處於緊縮週期。
在未來幾週買入富時MIB指數的看跌期權,或許可以謹慎地對沖由陷入困境的服務業引發的潛在經濟衰退。不斷上升的投入成本加上放緩的成長,也使義大利政府債務重新成為關注的焦點。
我們也記得,在過去的經濟不確定時期,例如2010年代初期的主權債務危機期間,義大利國債與德國國債之間的利差是如何擴大的。如果這些負面趨勢持續下去,那麼針對類似(儘管幅度較小)的利差擴大進行定位可能是一項有價值的交易。
另一方面,製造業的穩健成長和新綜合訂單的強勁加速表明了潛在的韌性。總體經濟放緩並非必然,尤其是在國內需求維持穩定的情況下。
事實上,義大利的工業生產在2025年上半年表現出驚人的強勁勢頭,在過去五個月中有三個月超過了普遍預期。這些好壞參半的數據表明,相對價值交易或配對交易可能是最有效的策略。
我們可以做多受益於反彈的義大利工業和製造業股票,同時做空消費者服務或專注於國內市場的銀行股。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利用報告的經濟分歧,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我們對整體市場方向的曝險。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