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美國長期債券殖利率正在上升,這與全球長期利率的趨勢相呼應。這一現象部分歸因於政府支出和央行政策。各國央行的鴿派立場導致市場參與者迴避長期債券。儘管英國是七國集團中通膨率最高的國家,且赤字巨大,但英格蘭銀行仍下調了利率。
聯準會的立場
儘管經濟成長和通膨壓力加劇,聯準會仍維持鴿派立場,暗示可能降息。儘管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通常在聯準會降息後下降,但近期並未出現這種情況。過去一年,隨著聯準會降息,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這顯示債券市場向聯準會發出了明確的政策決策訊號。
我們看到,聯準會的鴿派訊號與債券市場的行動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脫節。3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已回升至4.75%,抹去了上個月弱於預期的就業報告帶來的跌幅。這一走勢受到最新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的推動,該數據顯示核心通膨率意外地比去年同期維持在3.8%。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者來說,這種情況表明需要為更高的長期利率進行配置。
一個簡單的策略是購買長期債券ETF(如TLT)的看跌期權,以從債券價格下跌中獲利。這是一個確定風險的賭注,即市場將繼續抵制央行的政策。
殖利率曲線策略與市場緊張
我們也可以關注殖利率曲線陡化交易,因為聯準會對潛在短期降息的關注與市場對長期通膨的擔憂相衝突。這涉及為2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之間的利差從當前水準進一步擴大進行定位。
如果長期債券繼續比短期債券更激進地拋售,這種策略將會獲利。政策制定者與市場之間日益加劇的緊張關係也加劇了不確定性,我們從MOVE指數攀升至110上方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交易員可能會考慮購買那些能夠從更高的利率波動中獲利的選擇權。這是對未來幾週價格波動加劇的押注,尤其是在即將於9月17日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前後。
這種環境與我們在2022年經歷的情況相似,當時債券市場在聯準會放棄其「暫時性」通膨論調之前就大幅拋售。歷史表明,當債券市場發出如此強烈的信號時,政策制定者最終不得不聽從。這一先例表明,長期收益率阻力最小的路徑仍在走高。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