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國黃金需求年減3.5%。儘管金飾需求下降26%至200噸,但金條和金幣需求增加24%至264噸,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金飾需求的大幅下降。對比鮮明的趨勢表明,受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金條和金幣的需求超過了金飾。儘管金飾因價格創歷史新高而受到衝擊,但金條和金幣卻因其避險資產的地位而受益。
從消費轉向投資
黃金兼具雙重功能,既是價值儲存手段,也是珠寶中需求動態各異的組成部分。投資需求往往對價格趨勢影響較大,而珠寶需求則因其逆週期特性而具有穩定作用。我們認為,中國需求從消費轉向投資,對黃金市場是一個強烈的看漲訊號。這一轉變表明,市場基礎正轉向價格驅動型投資,而非價格敏感型珠寶。
因此,衍生性商品交易員應為未來幾週的價格上漲做好準備。官方政策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截至2024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17個月增加黃金儲備,持有量超過2,262噸。央行持續的購買行為提供了強勁的價格下限,並預示著散戶投資者正在效仿的策略性去美元化。我們認為,這清楚地表明了機構投資者對黃金的信心。
黃金價格展望
大型金融機構也認同此一觀點,花旗銀行的Aakash Doshi等分析師預測,未來一年金價可能達到每盎司3,000美元。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推動,避險需求激增,支撐了這些激進的價格目標。我們認為,買進買權或建立買權價差是把握這一潛在上漲空間的審慎策略。
從歷史上看,在人民幣疲軟時期,以本國貨幣計價的黃金是中國投資者有效的避險工具。隨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期跌至四個月低點,以及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持續擔憂,投資者轉向黃金避險資產的趨勢將持續。
這種內部經濟壓力進一步支撐了投資流入而非可自由支配的支出。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數據顯示,基金經理人已將其淨多頭期貨部位增至四年來的最高水準。這顯示大型投機者與我們的觀點一致,並大舉押注金價持續上漲。現在就建立多頭部位似乎比等待大幅回檔更為明智。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