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月份出口增長5.8%,貿易平衡達到1147.7億美元

    by VT Markets
    /
    Jul 14, 2025

    中國6月貿易順差為1,147.7億美元,超過預期的1,121.0億美元和前額的1,032.2億美元。出口年增5.8%,超過預期的5.0%和前值的4.8%。進口年增1.1%,高於預期的0.3%,與前值的3.4%的降幅形成鮮明對比。

    1-6月,進口較去年同期下降3.9%。同期,出口年增5.9%,貿易順差總額達5,860億美元。上述數據表明,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成長勢頭明顯轉變。出口成長超過預期,進口也由先前的萎縮轉為正值,這些數據顯示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重新強勁。貿易順差擴大超出預期,只會強化這種觀點。

    1月至6月,儘管進口量全年下降,但整體貿易表現保持穩定,主要得益於強勁的出口量。上半年5,86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展現出即使在國內消費保持謹慎增長的情況下,外部部門仍在以驚人的規模推動經濟復甦。這告訴我們一些非常實際的資訊。外部需求仍是東亞地區整體經濟引擎的支柱,出口相關製造業也顯示出穩定跡象。

    我們不能忽視這些積極的趨勢,尤其是當這些趨勢不僅高於去年水平,而且優於經濟學家的基準數據時。鑑於出口成長超出預期,我們有理由推斷,工業生產、工廠訂單以及上游商品需求可能開始形成更可靠的模式。儘管上半年進口量回升幅度仍然低迷,但6月的回升表明,消費或至少是補充庫存正在進行中——這可能是為了預期第三季的進一步需求。

    我們正在關注這樣一種情況:原材料和航運指標的遠期曲線可能開始反映更緊縮的市場環境。6月進口的大幅成長可能會對庫存敏感型資產造成上行壓力,如果持續下去,甚至會改變對運費成本的假設。市場可能會重新建構對外部驅動型反彈的預期。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快地調整近期敞口,尤其是在定價對亞洲採購或供應鏈中生產節點的邊際變化敏感的情況下。對於選擇權定價和波動率假設——尤其是與製造業或區域出口指數相關的假設——我們已經看到,與年初的謹慎基調相比,目前的分歧越來越大。

    如果7月的外部數據與今年類似,隱含波動率區間可能會重新設定到更高的水平。隨著跨資產相關性逐漸接近疫情前的水平,貿易主導型成長模式的回歸不僅對大宗商品掛鉤工具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亞太地區曝險更廣泛的週期性表現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必須保持警惕,留意固定收益資金流透過改善需求動態而開始捕捉到早期緊縮訊號的跡象。總體而言,這些數據為我們提供了更清晰的參考,顯示錯位可能在哪些領域縮小。在獲利修正或消費預測更新之前進行部位調整,或許能提供更好的入場點,尤其是在那些對亞洲工業表現敏感的工具上。密切注意市場動能。它正在增強,但尚未達到大多數人的期望。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