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批發價格在連續三個月下跌之後,6 月出現反彈。與去年 6 月相比,價格上漲了 0.9%,與 2023 年的年平均值基本持平。這一數據反映出前幾個月下降趨勢之後的復甦。這一增長表明批發價格趨於穩定,而批發價格在今年四分之一的時間裡一直處於下降趨勢。
批發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影響各個行業,並可能影響消費者定價和市場動態。與年平均值相比,價格保持穩定的百分比表示價格環境穩定。總體而言,6 月的價格上漲可能會對今年剩餘時間的經濟趨勢產生影響。
數據顯示下降趨勢可能會停止,這對批發商來說是一個積極的變化。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個直接的跡象,表明德國的批發價格已經小幅反彈,6 月比去年同期上漲了 0.9%。這與三個月來的穩定下滑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在價格已與2023年全年的平均水平持平。
這實際上使我們的處境回到了平穩狀態。價格在經歷一段下跌期後回升,通常表示供應商開始找到更穩固的支撐位。目前尚無跡象表明價格將大幅上漲,但已有足夠多的動向表明,早先價格水平的疲軟可能不再具有下行壓力。
就短期戰術佈局而言,這次反彈略微偏離了批發環節普遍通貨緊縮壓力的假設。從我們的角度來看,0.9%的漲幅表明價格慣性可能正在累積。如果批發供應鏈中的賣家繼續保持這種穩定的價格,我們可能會開始看到下游商品的上調——雖然不會立即出現,但這將成為我們在與投入成本相關的領域需要預測的一部分。
我們並未看到劇變,但就時機和潛在動量而言,這足以提示我們重新考慮那些基於持平或下降成本結構的風險敞口。一個季度前有效的固定成本假設現在可能需要留出一定的容錯空間。我們無需放棄基於成本穩定性的做多部位,但也不能指望通貨緊縮季度的重演來引導我們下一步的行動。
分析過這些數據的Möller認為,這是對定價權的支持。這並非利好,但不再像近期戰術空頭那樣提供溫和的下行趨勢。然而,Holzer指出,基數效應和外部輸入因素是限制因素,隨著期貨市場從被動反應轉向預期,我們將繼續考慮這一點。
鑑於這次反彈與更廣泛的年度模式相符,而非一次性飆升,我們現在開始比以往更加密切地關注月度環比數據。任何連續上漲——即使是溫和的——都會進一步鞏固那些將我們拖出低點的條件。
目前,部位調整應考慮到一個比六週前許多人預測的略微更穩固的底部。我們不應期待其立即對消費者價格產生回饋循環,但批發價格穩定的趨勢往往比整體CPI變化所暗示的傳導速度更快。
我們正在做的是重新調整,使其在更窄的區間內實現更平緩的波動,並注意特定產業的滯後性。能源、工業投入品和散裝食品將在未來兩週內列入我們的候選名單,以監測6月後成本過濾機制的運作。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