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談判及其影響
歐盟推動貿易談判,反映出其果斷努力抵銷高關稅對該地區汽車出口造成的巨大威脅。鑑於25%的關稅,這並非典型的貿易衝突——而是對利潤率已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供應動態變化而捉襟見肘的生產商的直接挑戰。早在本輪談判開始之前,梅克爾政府就為汽車產業依賴美國市場奠定了基礎,而如今布魯塞爾正在應對其後果。 出口信貸的提及顯示了一種更具策略性的策略。如果平衡得當,出口信貸將使製造商能夠有效抵消進口上限帶來的價值損失。如果這些想法能夠超越充滿希望的討論階段,並成為成文政策,那麼擁有美國工廠基礎設施的參與者將獲得更大的迴旋餘地。塔瓦雷斯經常警告貿易條件不平衡,他可能會從有利於互惠貿易流動的跨大西洋貿易重新調整中受益。 我們面臨的不僅是關稅減免,而是兩大經濟體之間貨物流通方式的重新調整。歐盟堅持保護汽車出口,這標誌著一條紅線,考慮到規模之大,這的確是理所當然的——光是去年,就有近75萬輛汽車出口到西方,價值近390億歐元。這並非小數目,也不是一個能夠輕易擺脫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的產業。 華盛頓不願接受配額,顯示其更注重內部工廠產出而非外部談判。在選舉年,這種傾向可以理解,但它加劇了當前交易節奏的緊張。任何認為此舉將順利解決的假設,都誤解了雙方的政治現實和經濟承諾。美國領導人的目標是爭取國內製造商的利益——降低對外國競爭的風險,同時增加高價值就業機會。這使得美國自願放棄配額的空間不大。潛在的前進道路
因此,全面降低關稅更有可能成為前進的道路,尤其是在與技術監管協調相結合的情況下。想想排放標準或安全等級。即使只是略微協調這些標準,跨境合規成本也會下降,利潤率幾乎會立即上升。這並非革命性的舉措——足以讓中型供應商在大型供應商重組期間獲得喘息空間。 未來幾週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尤其是在年中預測開始影響各政府機構和經濟部門的預算規劃之際。如果你關注歐洲汽車股的波動,或者有與該協議結果相關的貨幣波動敞口,那麼這些談判值得你密切關注。政策改變將會先以閒聊的形式出現,之後才會以正式公報中的措詞出現。需要在資料進入終端之前對其進行預測。 我們以前見過這種政策搖擺不定的情況。當局強調不可談判的產業成果時,這很少是故作姿態。這是其他領域程序性讓步的前奏——或許是農業准入,或是相關領域的互認協議。關注那些規模較小的讓步,它們可能會推動貿易衍生品的下一步真正走向。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