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批發通膨指標-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又稱企業商品價格指數,預計6月的漲幅較5月份放緩。日本央行表示,儘管近期食品和米價意外上漲,但消費者物價通膨尚未達到目標。通膨指標高於央行目標,往往會引發民眾對升息的猜測,進而影響日圓匯率。2025年7月10日亞洲經濟日曆快照提供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的數據,顯示了上月的結果和市場普遍預期中位數。
放緩意味著壓力減輕
儘管如此,批發價格上漲放緩表明生產層面價格上漲的壓力正在減輕。這表明企業的投入成本可能不像以前那樣快速上漲,這反過來又會延緩這些成本透過零售價格轉嫁給消費者的速度。由於央行持續強調尚未達到既定的通膨目標,我們可以推斷,貨幣政策收緊仍將持續,但不太可能立即生效。這一結果使我們能夠謹慎地評估潛在的利率路徑變化。
上田先前曾表示擔心過早收緊貨幣政策,他可能將生產者物價成長放緩視為央行保持耐心的額外空間。此外,食品和大米價格——通常波動較大,且受季節性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波動,但央行似乎準備將其視為暫時現象,而非趨勢轉變。更廣泛的含義是,整體消費者通膨在短期內可能仍會受到扭曲。關鍵在於潛在通膨,尤其是它與工資和企業利潤率的關係。
7 月 10 日亞洲交易時段前後發布的經濟數據與市場預期相符,顯示短期定價模型和市場普遍預期相對準確。預測數據和實際數據之間沒有出現較大差異。這往往會降低日圓出現無序波動的可能性,至少目前是如此,從而使與日圓掛鉤的外匯衍生性商品的隱含波動率保持相對穩定。對於密切關注短期利率曲線動態和遠期定價的人士而言,6 月的 PPI 數據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預期可能會如何悄悄波動,而非出現劇烈的重新定價。
換句話說,我們不應期待數據的劇烈波動,而應期待隨著更多數據點的陸續公佈,未來幾個交易日的機率會緩慢地重新平衡。
努力提高透明度
黑田的繼任者努力提高溝通透明度,我們知道,即使面臨外部衝擊,這也將逐步建立一個更可預測的政策環境。這種穩定性應該能讓我們以審慎的方式處理標準化利差和重新定價波動溢價。
未來兩週,重要的是一系列面向消費者的指標:零售支出模式和薪資數據將更清楚地洞察企業未來能夠行使的定價權。在調整利率和外匯的分層伽瑪部位時,我們應該考慮到批發價格缺乏上漲動能。
泰國通膨、中國信貸數據和韓國出口數據都是亞洲市場相互依存的壓力點;然而,日本在這方面的走勢仍有些不同步。也就是說,其政策制定者的反應函數仍謹慎地侷限於局部,目前不會對區域外溢效應過度反應。
有鑑於此,我們更傾向於觀察遠期匯率如何透過波動率壓縮重新錨定,而不是預測任何近期的聲明意外。目前日圓交叉伽瑪指標的價格走勢仍然足夠穩定,足以在不緊急調整風險閾值的情況下進行調整。
像往常一樣,需要關注的關鍵指標是融資壓力與殖利率曲線陡化訊號的一致性——這種背離往往預示著在正式指引出台之前,市場基調的下一次轉變。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