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BoJ)目前暫停升息週期,預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將進行調整。近期的聲明表明,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對日本經濟造成衝擊,影響企業利潤和薪資成長。日本企業獲利呈上升趨勢,消費可望持續溫和成長。通膨跡象正在顯現,顯示日本央行的物價穩定目標已接近完成。
市場反應和擔憂
市場反應包括小幅波動,美元/日圓小幅走低。市場擔憂美國貿易政策將影響日圓強勢和日本企業利潤。日本央行以其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成長而聞名,其中包括量化寬鬆和質化寬鬆。這導致日圓貶值,並擴大了日圓與其他貨幣的利差。由於日圓貶值和能源價格上漲,通膨率超過目標後,央行決定退出該政策。
薪資上漲預期也在這一變化中發揮了作用,加劇了日本的通膨壓力。我們看到,日本央行在一系列調整其長期寬鬆貨幣政策後,正在深思熟慮地暫停升息。透過暫時退出,央行似乎在為自己留出空間,以評估近期通膨和薪資上漲是否能夠自我維持,還是需要進一步刺激。這並非央行放棄升息意圖,而可能是一段收集證據的時期。我們認為,這需要耐心和策略佈局。
美國關稅威脅的影響
正如上田所強調的,美國關稅威脅已開始為日本的對外貿易平衡和企業利潤蒙上陰影。如果出現報復性措施或海外需求減弱,出口企業,尤其是電子和汽車製造業的出口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損失。任何對薪資談判的連鎖反應都可能直接影響日本央行的下一步行動。因此,近期企業獲利能力的廣度可能掩蓋更深層的脆弱性——尤其是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得更加嚴格的情況下。
消費成長是穩定的,而非浮誇的。在經歷了多年收入停滯之後,日本家庭現在看到了實際工資的成長。話雖如此,日圓的任何意外走強,與過去幾年政策故意壓低日圓的情況相反,都可能給出口商帶來壓力,並有可能削弱國內經濟勢頭。
這強化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日本央行的謹慎立場旨在衡量需求是已經牢牢錨定,還是仍然部分依賴外部疲軟。目前的通膨率比近期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日本央行長期以來2%的目標。但通膨的性質意義重大——早期價格上漲是由能源成本和貨幣貶值驅動的,而非內部需求。
現在,隨著企業工資溫和上漲和服務價格小幅上漲,價格成長可能來自更持久的因素。日本央行可能希望確認這些趨勢在恢復正常化之前不會逆轉。美元/日圓的低迷反應表明市場正在等待更清晰的信號。如果日圓持續走強,可能會壓縮進口成本,並可能再次使通膨低於目標水準。
這反過來又降低了日本央行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迫切性,至少在沒有新數據公佈的情況下是如此。我們必須意識到,風險定價模型需要反映更廣泛的影響因素,不僅是央行的定位,還包括海外貿易決策和國內薪資結果等衍生因素。目前,波動性仍然受到控制。但衍生性商品定價——尤其是利率產品和外匯選擇權的定價——應該考慮到政策準備程度與外部衝擊之間的時間錯配。
如果貿易摩擦升級或薪資趨勢低於預期,遠期曲線可能無法全面反映各種結果。我們必須持續調整敞口,並密切注意利差。短期部位可能受益於日圓的「膝跳式」轉向,但建構中期結構時,應充分考慮日本央行行動可能晚於(甚至可能慢於)遠期市場目前所暗示的風險。
他們的偏好謹慎地傾向於中性,但如果通膨意外上升,這並不能消除長期利率上行風險。綜合考慮所有因素,交易員最好優先考慮本國貨幣對沖的流動性,密切注意定期公佈的收益數據,並將工資更新作為下一個關注指標。
殖利率曲線的變動可能表面上較為溫和,但其內在波動卻十分微妙——尤其是在跨國利差和貨幣管道開始反向拉動的情況下。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