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25年5月自分銀行製造業PMI為49.4,為製造業連續第11個月萎縮。這一最終數字較之前的 48.7 和初步數字 49.0 有所改善。標準普爾全球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將走向穩定,下滑速度將減緩,就業率將上升。
五月份,製造業狀況已疲軟,產量下滑幅度與四月類似。儘管產量和新訂單持續下降,但收縮速度有所減緩,原因是美國關稅導致全球需求低迷,客戶謹慎態度影響了生產和訂單。
製造商信心不斷增強,對未來產量持樂觀態度,員工人數成長速度加快。這些變化是企業為潛在的全球需求復甦做準備時所做的。數據顯示,儘管面臨全球貿易挑戰,日本工業部門仍呈現穩定趨勢。
相較之下,韓國5月製造業PMI為47.7,台灣為48.6,越南為49.8,顯示製造業表現的地區差異。現有的摘要為我們提供了2025年5月日本製造業狀況的快照。儘管該行業繼續萎縮,但降幅不如上個月那麼嚴重。
最終 PMI 讀數為 49.4,仍低於中性 50 的水平,表示經濟活動仍處於負值區域。然而,初步數據較 49.0 和之前的 48.7 有所改善,暗示經濟下滑勢頭可能正在減弱。標普全球的調查顯示,儘管企業仍保持謹慎,但一些企業開始覺得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就業率的快速增長與這種穩定(儘管是試探性的)的情緒轉變相一致。這裡特別重要的不僅是整體數字,還有各個組成部分的發展方向。產量和新訂單仍在下降,但速度沒有以前那麼快。裁員的公司越來越少,招募的公司似乎越來越多。
這並不表示經濟已經復甦,但確實表明收縮速度正在放緩。貿易緊張局勢,尤其是與美國關稅壓力相關的緊張局勢,仍在對產出造成壓力。國內外客戶都保持警戒。結果,新訂單沒有成長,產量仍在萎縮。
然而,製造商顯然正在考慮中期規劃。他們對未來情況變得更加樂觀,現在就增加員工數量,以防今年稍後需求回升。這種準備程度表示企業相信低需求水準可能不會持續下去。
這與該地區其他地區形成了鮮明對比,韓國、台灣和越南同月的 PMI 數據均有所下降,進一步凸顯出日本的情況雖然充滿挑戰,但可能正在好轉,基礎將略微穩固一些。
對於那些關注與工業產出相關的市場短期波動(尤其是那些受週期性產業影響的市場)的人來說,這種下滑速度的放緩不容忽視。即使沒有恢復擴張,下行動能的減弱也會改變價格壓力,特別是在與出口或機械和化學品等投入型產業相關的選擇權結構中。
隨著就業人數增加和產出預期走高,下行避險的隱含波動率可能開始下降。基於長期疲軟而建立的頭寸現在應該採取更嚴格的止損措施,尤其是在空頭方面。
隨著下一次數據發布的臨近,關注工業投入指標和出口訂單可能會得到更清晰的訊號。庫存水準和供應商交貨時間也可能迅速影響情緒,尤其是在槓桿交易中。
薪資擴張和公司產出計畫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會出現,但通常預示著購買活動將會出現更明顯的轉變。值得記住的是,如果外部需求即使只是輕微反彈,當地製造商也會比鄰國更快地做好準備來滿足需求。
我們應該根據需要調整持續時間以反映這種準備。儘管目前的數據仍未達到成長區間,但發展方向很重要。鑑於商業信心不斷增強和經濟下滑速度放緩,基於長期低迷假設而簽訂的合約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時間仍然很緊迫,但我們正在關注即將到來的印刷的持續勢頭。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