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I 油價面臨下行壓力,近期上漲後交易價格約為每桶 62.00 美元。此次下降的原因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可能舉行停火談判,這可能會增加全球石油供應。停火可能會減輕對俄羅斯的製裁,並有可能在已經供應過剩的市場中增加石油出口。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等以及中國經濟指標不佳也加劇了悲觀前景。
經濟因素對石油需求的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將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準以刺激經濟,可能間接影響石油需求。同時,由於美伊在核子活動問題上的分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依然存在。 WTI 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因其品質優良,煉製要求較低,是油價的基準。
影響其價格的關鍵因素包括全球需求、地緣政治議題、歐佩克的決定和美元價值。 API 和 EIA 的石油庫存報告也會影響 WTI 價格,庫存較低表示需求較高。 OPEC 和 OPEC+ 關於生產配額的決定對供應有重大影響,進而影響油價。
OPEC 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其生產配額決定收緊或增加供應。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全球石油市場環境並影響了 WTI 定價動態。
全球石油市場的挑戰
最近的市場訊號顯示能源商品的背景日益脆弱。隨著 WTI 價格徘徊在每桶 62.00 美元附近,市場情緒出現了明顯的轉變。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圍繞停火的重啟對話。
市場已經開始消化緊張局勢緩解的可能性,實際上,這意味著俄羅斯原油更自由地重返全球市場的可能性更高。如果供應增加而需求沒有相應增加,往往會導致價格下跌——就這麼簡單。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等也不應該被視為個案。它給風險資產帶來了巨大的陰影,推高了借貸成本,並加劇了更廣泛的通貨緊縮壓力。這反過來可能會減緩工業成長和能源消耗。
當資本成本上升時,投資往往會下降,製造業和貨運業等產業的燃料使用量也會下降。此外,中國經濟疲軟也加劇了人們的擔憂。由於利率目前處於前所未有的低位,中國人民銀行顯然已經缺乏恢復需求的常規工具。
即使採取寬鬆政策,消費者信心仍不穩定。考慮到中國作為全球原油進口國的巨大作用,這一點尤其重要。如果他們的需求減少,上游生產商就會感受到壓力。
美國和伊朗之間懸而未決的核能爭端所導致的緊張局勢也並未緩和。這種持續不斷的摩擦就像一張未知的牌。有時它會透過供應擔憂來推高價格,有時它只會增加不確定性。
但對於我們這些關注價格波動的人來說,中東出口的持續模糊性通常會阻礙價格的真正穩定,尤其是在看漲預期未能實現的情況下。對於那些關注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相關衍生品的人來說,除非當前局勢發生急劇轉變,否則證據的天秤將更傾向於進一步走軟。
在期貨交易中,當預期與實際供應變化脫節時,時機和定位變得特別敏感。這正是每週庫存報告受到更多關注的地方。庫存的任何意外下降(尤其是美國能源資訊署週四發布的數據)都可能帶來一些反彈,但除非有政策行動或供應削減的支持,否則任何反彈的持續時間都值得懷疑。
目前,OPEC+必須謹慎權衡其產量計劃。他們設定的配額可以控制生產過剩,但這是一場紀律遊戲。如果主要成員國不遵守規定,或外部生產商增加出口以填補缺口,該策略的有效性很快就會開始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在評估遠期價格曲線時,結合公佈的目標來檢查合規程度至關重要。貨幣動態也不容忽視。隨著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美元走強,石油對其他貨幣持有者來說變得相對昂貴。這通常會限制對價格敏感的經濟體的購買興趣,間接但持續地削弱需求。
美元走強與大宗商品疲軟之間的回饋循環仍然存在。總而言之,選擇權和日曆價差的定位應該以有形數據為指導,而不是以整體情緒為指導。
我們之前就見過這種情況:上行預期逐漸消退,而實體市場發出供過於求的信號,再加上工業投入需求疲軟和央行採取試探性行動。目前來看,除非意外的地緣政治動盪導致資金流動突然收緊,否則短期風險似乎偏向下行。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