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中國2025年第二季經濟成長將略高於政府的年度目標。彭博調查的分析師預計,截至6月底的當季GDP年增5.1%。這一成長得益於強勁的出口表現、與美國的貿易協定以及刺激內需的財政政策。因此,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北京方面目前可能不會推出進一步的刺激措施。
儘管如此,花旗和野村預計今年稍後有必要進一步放鬆政策。考慮到前期刺激措施和前期出口的效應在下半年逐漸減弱,他們預計利率將下調10個基點,銀行存款準備率將下調50個基點。相關數據將於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2:00和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美國東部時間22:00發布。
雖然本季最初的快速成長可能預示著普遍的進展,但這並非各行業都解除封鎖的訊號。預測的5.1%的數字比官方目標略有提高,這表明這一表現既受到前期活動的衡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活動的影響——尤其是在臨時貿易協定影響下海外出貨量的激增。
然而,我們注意到,今年稍早支撐成長的幾個順風因素可能開始減弱。出口活動雖然目前表現強勁,但取決於過去曾出現波動的外部需求模式。這能否繼續成為可靠的驅動力還遠遠不能保證,尤其是在全球庫存趨於穩定、早期購買減少的情況下。
北京方面現階段不願推出額外支持措施,反映對短期指標的信心。不過,這裡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點——花旗集團和野村證券都提醒人們,先前的寬鬆措施已開始失效。我们可以推断,尽管政策暂时暂停,但这种惯性不太可能持续到下半年。
例如,山崎指出,政策制定者在需求面干预方面的空间有限,并警告称,美国协议的早期影响可能过度。同样,刘的团队也提出了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这并非为了应对当前形势,而是为了预测第四季初可能出现的疲软因素。
同時,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廣義GDP資料及其可能掩蓋的因素。耐久財訂單的勢頭減弱,房地產業的表現仍然不穩定。我們分析了顯示信貸脈衝資料壓縮的流量,這通常預示著工業產出下滑。
鑑於官方數據將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週二凌晨發布,隔夜市場的走勢可能會提供早期線索。我們建議在倉位配置時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數據符合預期或略高於預期,人們很容易認為經濟復甦正在增強。但這種解讀會忽略人們對維持需求的長期擔憂,以及包括財政政策在內的多項短期支持措施可能在今年稍後受到限制的事實。
我們也意識到,去年表現不佳的基數效應可能仍在誇大當前的趨勢。交易員不僅應該關注整體GDP數據,還應該專注於固定資產投資和零售額的配套數據,尤其是月度增速變化。
任何意外的下行數據都將強化逐步加大寬鬆力度的理由,正如小林上週所建議的那樣。目前,對沖策略應該將這種潛在的轉變納入考量,這並不是因為市場情緒惡化,而是因為政策因應的步伐並不均衡。我們一直在相應地調整敞口。
債券市場的走勢可能取決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前瞻性指引,該行6月的會議紀錄暗示了耐心,但並非持久。對大宗商品相關合約和行業指數的謹慎態度或許也值得考慮。
下一輪政策決策可能不僅取決於GDP,還取決於通膨勢頭和勞動力數據,尤其是在內陸工業區。至於8月初之前的部位,我們傾向採取對Delta值較為中性的策略,同時等待地方貨幣當局的進一步指示。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