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PBOC)負責設定人民幣(也稱為人民幣)的每日中間價。中國人民銀行實施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允許人民幣在中間價上下2%的區間內波動。今日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價為7.1475,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為7.1780,預估匯率為7.1771。
中國人民銀行也透過7天期逆回購操作注入了847億元人民幣,利率為1.40%。今日340億元人幣到期,淨注入507億元。在今天早上發布的數據中,我們看到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定為7.1475。這一水準明顯強於市場預期和先前的收盤價7.1780。
中間價與收盤價之間的差距表明,當局明顯有意進一步推高人民幣匯率,這可能是為了抑制進一步的下行猜測。需要提醒的是,北京實行的是管理浮動匯率制度。這意味著匯率可以波動,但只能在每日中間價上下2%的明確區間內波動。
儘管這種機制允許一定程度的價格發現,但它仍然將相當大的影響力交還給央行,尤其是當市場情緒開始過度偏向某一方向時。在設定利率的同時,央行進行了流動性操作,以1.40%的利率透過7天期逆回購向金融系統注入了847億元。
由於只有340億元人民幣流出,因此淨注入了507億元。如此規模的流動性供應——雖然並非史無前例——通常遵循的模式要么暗示短期壓力緩解,要么暗示為了應對更廣泛的融資需求而進行微調。這告訴我們的道理相當直接:央行不會讓貨幣匯率失控,而是傾向於強化一種平衡感。
回購操作的一致性和參考利率的穩健基調都表明,央行正在採取協調一致的穩定方針——這種方針並不一定試圖顛覆市場定價,而是溫和地引導市場定價。我們注意到固定利率與市場收盤價之間的差異。這並非偶然。市場先前的部位較高。
透過壓低中間價,政策制定者明確表示,至少目前,他們不願看到進一步的貶值動能。當人們擔心資金外流或通膨傳導時,通常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未來幾週,隨著數據波動和其他地區收益率的變化,尤其是與國內利率相比,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此類微妙的干預。在操作衍生性商品時,最好與我們剛剛看到的短期流動性變化保持一致,而不是期待更大範圍的方向性突破。
資金面暗示市場正在趨於平滑而非收緊,回購利率保持不變也強化了這種基調。縱觀中間價附近的預期,人們越來越關注基準情境模型在中間價起到修正作用之前,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傾向於貶值。緩衝空間很小。
此外,利差定價越來越多地反映了市場對每日中間價意外事件的認知——這是將政策行為納入市場水平的有效而謹慎的方式。至於流動性,淨注入而非淨回籠的決定表明,市場可能正在逐漸擔心錯位或市場緊張——尤其是在月末資金壓力下。
或者至少,我們看到市場試圖將回購利率穩定在他們想要的水平。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最好繼續關注中間價與公開市場水平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在短期遠期定價方面。
中間價持續低於目標,與其說是政策轉變,不如說是試圖透過精心策劃的推動而非衝擊來引導市場情緒。回購規模合理,但其時機與修復相比,比以往更重要。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