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建築業仍處於衰退之中,儘管在第二季末下降速度有所放緩。土木工程和商業活動的成長有所幫助,但這兩個行業都無法抵消住宅活動的拖累,影響了商業信心。受基礎建設一攬子計畫的影響,土木工程指數連續第三次上升,儘管這筆資金尚未來自5000億歐元的基金。私人企業對未來項目充滿期待,並迅速完成了現有訂單。由於供應商轉嫁的材料和勞動成本上漲,影響了建築成本,6月投入物價通膨達到2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分包商在供應增加的情況下提高了費率。
新政府決定在2026年將最低工資提高8%以上至13.90歐元,這令建築公司感到擔憂。受房地產行業衰退加劇的影響,5月的信心在6月轉為悲觀。儘管歐洲央行降息,但受公共債務上升導致的長期利率高企等因素的影響,住房活動指數仍連續兩個月下降。
產業情緒轉變
文章概述了德國建築業持續的衰退,其中住宅建築的明顯疲軟繼續抵消了其他行業的溫和成長。儘管土木工程和商業工程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房地產市場低迷造成的沉重拖累仍然是主要因素。由於成本上升和政策不確定性,商業信心(尤其是住宅建築業)持續低迷。
土木工程行業取得了一系列積極的業績,部分原因是對重大基礎設施支出的預期。 但要先明確的是,這並非建立在5,000億歐元資金池實際撥付資金上的勢頭,而是基於對規劃的樂觀情緒。企業正在努力在新項目競爭加劇之前完成現有訂單。這表明舊專案正在加速完成,而不一定意味著新需求的增加。
同時,從混凝土到銅等所有投入品的價格都在上漲,由於勞動成本上升和供應延遲,6月的材料價格創下了兩年多來的最高水準。供應商正在將成本推高到供應鏈的上游。分包商似乎確實更容易找到,這或許顯示整體需求正在放緩。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提高了費率,很可能是為了預先應對預期的工資上漲和未來的行政管理費用。擬議中的全國最低工資上調方案甚至在生效之前就已經開始重塑定價格局。到2026年,最低工資將提高至13.90歐元,這項措施將不可避免地壓縮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利潤率。規模較大的公司可能會再次嘗試提高費率以維持營運比率,而規模較小的公司則可能面臨真正的壓力。
貨幣政策挑戰
我們看到,從五月到六月,市場基調發生了不同尋常的變化。此前,在利率政策調整的推動下,市場信心曾一度閃現,但現在卻急劇轉向不安。儘管歐洲央行近期決定下調政策利率,但長期借貸成本仍強勁。
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權債務負擔的上升,這持續推高了收益率,也推高了抵押貸款利率。對於那些在利率敏感領域經營的企業,尤其是住宅開發企業來說,這並非小事。
前瞻性指數持續下跌,證實了市場對新的住宅投資興趣不大。面對高昂的專案成本、薪資不確定性以及不太優惠的貸款條件,買家仍然極為謹慎。目前的情況意味著短期內利潤率將被壓縮,尤其是在房屋遠期預訂量仍然稀少的情況下。
鑑於投入價格與消費者需求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交易量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除非透過材料或工資敞口利差進行對沖,否則持有長期債券似乎普遍缺乏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會減少對建築活動指標的方向性押注,轉而關注波動性所在——尤其是在分包商費率和土木工程產出中嵌入的需求假設方面。
曾經反映基礎設施計畫樂觀情緒的利差已開始回落,活動合約與融資時間表持續存在偏差。在進行部位配置時,應仔細評估這一點。工資上漲帶來的負債鏈也值得關注。
由於各公司薪資調整的預期時間早於預期,這將導致下半年現金流進一步收緊。將價格傳導至這些公司的舉措可能因合約結構而異。關注那些為了保護投標價格免受意外波動影響而延長建設工期的企業。
長期利率走勢也並未對信心指標產生直接影響。儘管中央推出了寬鬆政策,但住房活動指數連續數月下降,這表明市場存在更深層的低迷,單靠貨幣政策難以扭轉。
交易員應預期,透過調整面向住宅市場的公司的獲利假設,這一現實將進一步被低估。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