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終服務業PMI達51.7,連續三個月增長,商業信心提升

    by VT Markets
    /
    Jul 3, 2025

    日本自分銀行(Jibun Bank)發布的2025年6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攀升至51.7,連續第三個月維持成長。初值為51.5,上月為51.0。服務業統計顯示,企業信心回升,達到四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新訂單成長略有增加,但主要與旅遊業相關的新出口業務成長速度卻創下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就業成長和通貨膨脹趨勢

    服務業就業成長速度創下1月以來新高。投入物價通膨降至六個月低點,而產出通膨則飆升至14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綜合PMI達到51.5,顯示整體商業活動出現自2月以來最強的成長勢頭,初值為51.4,前值為50.2。本週稍早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6月製造業PMI終值為50.1,低於初值的50.4。

    從最新數據來看,日本整體經濟活動,尤其是服務業,略有改善,但表現明顯。6月份服務業PMI終值為51.7,高於初值51.5,這表示該行業連續第三個月溫和擴張。該指數高於50表示經濟處於成長階段,這顯然標誌著經濟呈上升趨勢,儘管增速較為平緩而非迅猛。

    服務業信心小幅上升,目前正處於自2月以來的最樂觀水準。新訂單的成長雖然並非爆炸性成長,但顯示需求穩定。重要的是,我們看到面向海外的服務業成長率下降——旅遊業是其主要貢獻者。與入境業務相關的行業並未萎縮,但其擴張速度已降至去年年底以來的最低水準。

    產業動態與未來展望

    勞動力需求本身就說明了一切。招聘人數大幅增加,成長率達到近半年來的最快水準。考慮到企業通常只有在有充分理由相信訂單會持續湧入時才會承諾增加新員工,這明確表明企業對投資產能有足夠的信心。這不僅僅是情緒問題;企業在做決策時考慮的是中期活動。

    就成本而言,情況有所不同,這取決於我們關注的是企業支付的費用還是收取的費用。投入成本壓力似乎正在減弱——或許是能源價格或物流成本已經回落——已達到半年來的最低增幅。但同時,產出價格正以一年多來最快的速度上漲。這意味著企業,尤其是服務業企業,開始安於價格上漲。它們不是在吸收成本,而是在轉嫁成本。

    結合最終製造業PMI指數(該指數小幅下降至50.1,仍為正值)來看,我們可以看出日本整體經濟活動自2月以來已逐步回升。綜合製造業PMI指數(此指數涵蓋兩個產業)目前為51.5。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反映了私部門產出最廣泛的指標。

    儘管成長速度並不快,但一直維持上升趨勢,這種持續性可能有助於穩定對未來趨勢的預期。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訊號並不意味著趨勢會立即逆轉。但服務業和製造業活動之間的差異——一個成長更快,另一個趨於穩定——意味著在跨行業佈局時需要注意。

    尤其是在服務業的通膨訊號仍然略高於人們在當前復甦階段的預期的情況下。請記住,我們不再處於一個僅受成本壓力主導的環境。提高產出價格的能力顯示存在著根深蒂固的需求基礎,尤其是在國內市場。如果企業能夠轉嫁成本上漲並維持產量,那麼這將徹底改變定價動態。

    短期活動應密切注意招募決策,尤其考慮到招募速度的加快。如果這種成長勢頭持續到7月,則可能強化私部門在更穩固的基礎上積聚動能的早期跡象。上次我們看到勞動力成長時,產出成長緊跟在後。

    依賴出口的產業應該是旅遊業拖累經濟的原因。基於去年遊客激增而建立的預期現在可能需要調整。這種成長勢頭正在減弱,任何依賴新一波海外消費的配置都應該根據這些變化重新審視。

    價格動態值得持續追蹤。如果投入成本下降但銷售價格上漲,利潤率前景就會改善。這為我們這些希望更有信心地預測未來收益的人提供了機會。隨著夏季臨近,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季節性趨勢可能會扭曲標準讀數。

    此外,還有通膨上限的問題。產出價格的快速變化,尤其是在低利率環境下,有可能會回饋到預期中。在更廣泛的工資討論背景下,這可能會比預期更快地形成壓力。企業現在如何傳達定價策略,可能會重塑秋季的通膨數據。

    最終,這些PMI數據提供的不僅僅是動量數據。它們揭示了成本轉嫁發生在哪裡,以及哪些需求強勁到足以吸收這些成本。我們注意到,對人力的產能投資(以招聘為例)現在與更大的定價權相伴而生。這種現象並非一致,但足以產生影響。

    請記住結構。並非所有產業都同步發展,6月的一些敘述可能不適用於未來三個月。但就目前而言,我們看到服務業基礎穩固,且部分領域表現出韌性,而其他領域則步履維艱。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