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PBOC)每日設定人民幣(也稱為「Renza」)的中間價。中國人民銀行採用的匯率制度允許人民幣在該中間價上下2%的區間波動。人民幣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為7.1650。中國人民銀行近期透過7天期逆回購向市場注入了985億元人民幣,利率為1.40%。
人民幣流動性管理
今天,3653億元即將到期,導致淨回籠2668億元。這反映了中國人民銀行為管理金融體系流動性所做的持續調整。這直接告訴我們,中國人民銀行繼續透過每日中間價機制和流動性操作(例如使用逆回購)堅定地干預人民幣匯率。
中間價實際上是一個中央掛鉤匯率,允許人民幣圍繞該匯率上下浮動不超過2%。這構成了一個有管理的浮動制度──並非完全自由,也並非完全受控。近期透過七天期逆回購注入的985億元人民幣表明,央行願意向市場注入短期流動性。
然而,由於今天即將到期的流動性是該金額的三倍多(3653億元),導致淨減少2668億元人民幣,暗示將採取緊縮措施。實際上,這種資金回流通常旨在推高利率,或至少防止利率下降。近幾週我們看到中國人民銀行的舉動始終保持謹慎,流動性狀況正在頻繁調整。
這種頻率表明,他們在刺激國內經濟成長和避免人民幣下行壓力之間走鋼絲,尤其是在全球利率分化和對資本流動的擔憂加劇的情況下。
市場動態與觀察
我們認為,這些機制並非廣義的政策方向,而是在特定風險和敞口範圍內進行的微調的重要指標。正如我們在此所見,當流動性供應少於到期流動性時,情況會略微收緊。這可能會波及短期利率,進而影響市場對外匯掛鉤衍生性商品部位的預期。
密切追蹤中國人民銀行幹預措施的黃教授在先前的分析中指出,此類淨流出通常預示著當局準備允許人民幣承受適度升值壓力的時期。這並非因為經濟過熱,而是因為他們可能對近期經濟數據充滿信心,或希望在不直接幹預外匯市場的情況下穩定人民幣匯率。
對於消化這些措施的衍生性商品交易員來說,我們發現,重要的是不要過度解讀每一項操作,而要將它們串聯起來看待。在回購到期量遠超注入量的一週尤其如此。即使沒有官方直接發布指導意見,這也能讓人們深入了解市場穩定和定價動態的更廣泛意圖。
李對上個季度的觀察提供了有用的背景資訊:當流動性連續數週收緊時,掉期利率穩步上升,人民幣計價交叉貨幣對的前端隱含波動率曲線面臨溫和的上行壓力。過去幾個交易日,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類似走勢的早期跡象,但並不極端。
從今天的操作可以清楚地看出,儘管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當局並不急於向市場注入大量現金。這種克制很重要。這表明他們正在密切關注外部環境——尤其是美元的強勢——並採取適度的措施,而不是採取突然行動。
在評估風險敞口或對沖策略時,我們依賴流動性模式隨時間推移所反映的資訊。單日波動具有參考價值,一週的模式則具有指導意義。回購淨流量的快速變化使得對人民幣的短期方向性押注對資料意外和利差變化更加敏感,我們必須將這些因素納入任何短期部位配置中。
同時,吳指出,這些期限雖然規模龐大,但也是可預測的。這種可預測性使參與者能夠預測潛在的淨注入或淨消耗,並據此進行部位配置,而無需進行猜測。這表明,當隱含利率與預期政策路徑之間存在相對定價錯誤時,機會可能最為明顯,尤其是在較短期期限的債券中。
在這種情況下,方向性偏好可能不如利差策略或隱含波動率結構有效,尤其是在控制意外下行風險的情況下。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