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副行長表示,僅靠物價穩定不足以成長。提高生產力、競爭力和良好運作的勞動力市場也是必要的組成部分。歐洲央行認為已成功將通膨率降至穩定水準。目前的重點包括投資人工智慧、減少監管障礙和增加財政支出,這表明歐盟內部的生產力正在取得積極進展。
從前面所述來看,金多斯實際上已經證實,降低通膨雖然重要,但在促進實際經濟成長方面並非重中之重。我們瞭解,將物價水準維持在目標範圍內只是更大方程式的一部分——未來的產出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結構性改革以及資本和勞動力的更合理配置。
鑑於通膨基本上得到控制,且利率可能在短期內保持高位,必須將注意力轉向長期擴張的驅動因素。金多斯指出了生產力,而這項資訊對於任何參與資本配置的人來說都特別重要:效率提升不再只是理論基準,而是先決條件。
展望未來,人工智慧和數位化可以促進產出改善的說法並非空談——它反映了我們一直在追蹤的債券和股票掛鉤結構化工具中已經顯現的投資方向。對我們來說,這意味著定價模型現在應該考慮更積極主動、更少受官僚主義拖延影響的公共部門。
這有可能提升相對價值部位,尤其是在政策改革能刺激特定產業需求的情況下。當我們深入研究他所提到的財政調整時,就會發現貨幣工具並非完全依賴。人們認識到,持續的復甦需要廣泛的協調——例如,公共資金越來越多地被投入基礎設施和綠色轉型。
因此,殖利率曲線可能開始反映出超出央行預期的更多內容。我們可能會看到刺激措施集中的地區利差擴大,而其他地區則出現邊際緊縮。對於交易策略,接下來是:監測相關性的破裂,尤其是在2到5年的時間範圍內。
市場往往在一開始低估中期財政影響;因此,如果政策變得可預測,就應該重新檢視久期曝險。換句話說,現在提供優勢的並非通膨數據,而是各國如何重新調整其支出和投資模式,這應該為模型和預測提供資訊。
勞動市場改革雖然不那麼引人注目,但對招募彈性和成本有著切實的影響。當薪資制定機制開始改變時,尤其是在框架僵化的國家,你會發現與消費相關的產業和保險定價出現波動。這其中存在可交易的影響。
短期波動看起來無關緊要,但結構性轉變一旦被計入價格,就會重置基線並扭曲選擇權的傾斜動態——這是我們在最近的隱含波動率模式中已經預料到的。因此,即使傳遞的方式很微妙,訊息也很直接。
貨幣緊縮政策已經基本結束。我們現在必須關注的是經濟體利用資源的效率──這就是表現分化的地方。而對我們來說,分化往往就是機會所在。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