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在6月4日的會議上決定將利率維持在2.75%不變。目前,7月30日前降息的可能性為20%,預計年底前降息次數將少於一次。加拿大和美國官員設定了30天的最後期限來敲定貿易協議,這可能會影響央行未來的決策。
會議指出,由於關稅和不確定性,出口成長可能會放緩。隨著消費者和企業適應全球貿易變化,通膨壓力可能會持續存在。投入成本上漲對消費者的影響難以監控。央行理事會強調了監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同組成部分通膨水準的重要性。
儘管爆發大規模全球貿易戰的可能性似乎較小,但短期通膨預期有所上升。雖然第一季商業投資顯示出積極跡象,但其長期可行性尚不確定。如果關稅和不確定性持續存在,且成本壓力可控,則可能需要進一步降息。
整體而言,此次討論並未明確跡象顯示會顯著改變加拿大央行當前的利率預期。加拿大央行決定維持政策利率在2.75%的水平,反映出各國央行普遍謹慎,他們正在觀察通膨在貿易波動中如何形成新的模式。
儘管此次央行並未進行任何調整,但市場已開始重新評估預期,將7月底前降息的可能性降至約20%。更能說明問題(儘管是間接的)的是,市場目前預計12月底前降息的可能性不到一次,這反映出市場對不斷變化的通膨路徑和外部壓力的擔憂。
加拿大和美國之間在新的30天目標窗口期內鞏固的外交貿易推動,加劇了市場緊張局勢。任何協議——無論是否達成——都可能影響央行調整利率的空間。目前,政策制定者似乎正在規避風險。
如果貿易摩擦曠日持久,出口成長可能將面臨比先前預期更大的壓力,導致利潤率收緊,並透過本已捉襟見肘的供應網絡推高價格。政策制定者強調,他們難以準確掌握企業成本上漲究竟有多少傳導至家庭。
這一細節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因為成本上漲並非完全直接反映到整體通膨中。相反,它們會以不均衡的波動形式滲透——有些價格上漲迅速,有些則滯後,並非所有因素對政策的反應都一致。
雖然沒有人預測貿易戰會升級為全面戰爭,但短期通膨預期顯然已被推高,這表明市場參與者正像我們一樣,越來越焦躁地關注著相同的數據點。
先前商業投資(各國政府通常希望這類投資能支撐中期成長)的動能也伴隨著一些警告。基本指標暗示,如果貿易不穩定持續存在,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缺乏持久力。
我們認為,如果關稅負擔增加,但企業仍能安然度過,而無需大幅提高產品價格,那麼央行或許有進一步降息的空間。但這存在一個門檻。企業反應過於強烈——無論是裁員還是漲價——都可能迫使貨幣政策制定者暫停貨幣政策。
6月會議期間的評論並未暗示策略轉變。相反,基調表明政策將保持穩健,或許已準備好在出現更多具體證據時做出調整。對於衍生性商品策略而言,這使得接下來的幾份數據——尤其是圍繞通膨成分和前瞻性投資意圖的數據——更加敏感。
由於突然調整的空間有限,部位調整應反映出降息可能性的減弱和財政政策互動的收緊。數據依賴性日益增強已反映在理事會的演講中,除非國內通膨或對外貿易流量等關鍵因素發生顯著變化,否則這種趨勢不太可能逆轉。
目前,持續監測仍然至關重要,任何偏差都應與數據一致性緊密匹配,尤其是在下次預定政策聲明發布之前。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