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下調2025年經濟增長預測,影響多國經濟並引發擔憂

    by VT Markets
    /
    Jun 10, 2025

    世界銀行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下調了0.4個百分點。此次修訂將美國經濟成長預測下調了0.9個百分點至1.4%,並將2026年的成長預測再次下調了0.4個百分點。已開發經濟體的成長預測目前為1.2%,低於先前的1.7%。歐元區的成長預期為0.7%,低於先前的1.0%。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成長預測為3.8%,而先前的預測為4.1%。中國的成長預測仍穩定在4.5%,世界銀行注意到北京的財政彈性。

    報告指出,本十年可能是60多年來最慢的十年。此外,世界銀行表示,70%的經濟體下調了對中國的預測。美國可能徵收10%的關稅可能會進一步阻礙今年下半年的成長。世界銀行的最新預測表明,全球經濟擴張步伐將更加克制,大多數已開發經濟體的成長勢頭持續放緩。

    尤其是對美國的預期下調,其影響遠超其國界。明年的數據幾乎被下調了一個百分點,後年還將進一步下調,這不僅是國內需求減弱的跡象,而且可能波及所有與美國消費和投資息息相關的市場。歐元區的預期也下調,這給那些已經在應對工業產出低迷、人口壓力和複雜貨幣政策選擇的地區帶來了額外壓力。

    0.7%的新數據描繪了歐元區難以擺脫停滯的局面,凸顯了其短期內有限的內生成長能力。同時,儘管對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預測略有下調,但預計它們的成長速度仍將快於富裕經濟體,儘管資本流動狀況惡化,但它們仍將提供適度的機會。

    北京4.5%的穩定成長率,加上其運用財政工具的能力,提供了一個一致性的指標,但這本身不應被誤認為是強勁的訊號。這更多的是在多方烏雲密佈的環境下保持相對平靜。重要的是,我們更加意識到,儘管中國可以透過政策槓桿來維持這一成長速度,但外部對其出口的需求仍將是個拖累。

    更廣泛的說法——這可能是60年來全球經濟擴張速度最慢的一次——不容小覷。目前近四分之三的經濟體成長前景較低,為全年融資條件收緊、收入預期下降以及風險成本轉移奠定了基礎。這還沒有考慮到政策變化帶來的潛在衝擊,例如美國可能徵收新的關稅。

    正如所強調的,10%的全面升息可能會進一步抑制全球貿易,並挑戰通膨軌跡,尤其是在小型開放經濟體和依賴貿易的國家。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由於已開發市場的通貨緊縮趨勢仍在持續,但未能統一實現,我們預期貨幣政策分化將繼續在資產定價中發揮關鍵作用。

    債券市場或許已經吸收了大部分此類訊息,但降息步伐似乎比先前預期的更加交錯。這種較穩健的下滑路徑使得遠期利率協議和掉期曲線的隱含波動率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期貨市場成長溢價的壓縮越來越難以忽視。如果短期經濟成長表現不佳,依賴央行明確訊號進行的套利交易可能會失去立足點。

    在通膨預期未出現顯著調整的情況下,經濟成長放緩的跡象促使我們重新考慮與盈虧平衡路徑和長期伽瑪敞口相關的基準模型。雖然整體數據佔據了新聞頭條,但全球同步性的潛在轉變值得我們更加關注。

    背離,而非趨同,才是主導模式。我們不僅看到政策,還看到經濟活動、價格動態和跨國資本配置偏好。與過去幾個寬鬆週期相比,這創造了不同的風險回報狀況,尤其是在久期表現和凸度對沖方面。

    從修訂後的數據中可以得到一些線索:隱含波動率區間正在收窄,尾部看起來更肥,終端利率預期正在走弱,但速度不足以擺脫政策不確定性。我們建議關注實際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之間的錯位,因為產出和消費的放緩軌跡可能會在短期內壓縮實際波動率,而不會消除與政策應對或衝擊相關的尾部風險。

    由於大多數已開發市場預計難以實現哪怕是溫和的擴張,曲線內部位比直接的方向性更有價值。由於出口驅動型經濟體面臨外部需求減弱,與工業生產相關的區域利差壓縮的理由也越來越少。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與其關注整體數據,不如更關注政策制定者如何應對這種放緩的節奏——波動性和錯誤定價將在此顯現。利差可能比先前假設的更具黏性,這意味著配對交易和相對價值投資可能會帶來好於預期的結果,尤其是在根據延遲反應函數進行校準的情況下。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