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總裁上田一夫指出,許多關稅談判仍處於持續狀態,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他強調央行需要密切監控數據,但並未對短期利率走勢發表評論。美元/日圓對下跌,交易價格下跌 0.27%,至 143.93。日本銀行是日本的中央銀行,負責制定貨幣政策和維持物價穩定,通膨目標約 2%。
日本央行的貨幣策略
日本央行自2013年以來一直推行超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該策略包括量化寬鬆、質化寬鬆和負利率;然而,2024年3月,利率上調,改變了這一立場。日本央行的政策導致日圓兌其他貨幣貶值。2022年和2023年,這一差距進一步擴大,但2024年,隨著日本央行為應對通膨和薪資上漲而調整政策,差距開始逆轉。
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和日圓貶值導致日本通膨率上升。日本央行決定修改政策,以應對通膨水準超過2%的目標。當我們消化上田最近的言論並將其與貨幣反應結合起來時,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日本央行的轉變不僅僅是一個象徵性的舉動。雖然他的評論刻意避免對近期利率調整提供指導,但他強調監測經濟數據,這表明我們應該為未來更細緻的應對措施做好準備。
這不是迅速或倉促的改變,而是有節制的、被動的措施,完全取決於國內價格訊號和仍在談判中的對外貿易條件。
市場反應與未來預測
日圓兌美元匯率已出現下跌,跌幅接近四分之一。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壓倒性的下降,但結合上田謹慎的語氣,這表明市場正在重新調整。日圓在經歷了多年的貶值之後,隨著三月升息,日圓開始顯露出重新計算價值的早期跡象。
此次升息不僅僅是技術性舉措,它標誌著十多年來超寬鬆政策(包括負利率和大量資產購買)的結束。這些結構性政策使得日圓兌全球貨幣保持疲軟,這自然支持了出口競爭力,但卻是以輸入性通膨為代價的,尤其是在能源領域。隨著去年年底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日本消費者開始感受到壓力。
當地工資上漲增加了更多壓力。通膨不再受到抑制,突破了日本央行2%的門檻,迫使央行在3月採取行動。既然日本央行已開始為更傳統的貨幣控制奠定基礎,我們就不能將日本的價格走勢視為異常現象,而應將其視為趨勢標誌。
政策的轉變不是最終結果,而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情況取決於消費者物價、薪資成長和全球狀況(尤其是日本的能源依賴程度)的數據。
對於那些持有利率敏感型工具(尤其是衍生性商品)的人來說,關鍵在於隱含的軌跡,而不是走勢本身。步伐可能會保持緩慢,但方向不容忽視。政策舉措仍將以數據為導向,但通膨率高於目標(即使沒有失控)也預示著長期內將脫離過去的常態。
美元/日圓的短期波動將繼續反映對下一步走勢的預期,而非當前的經濟數據。考慮到目前的變量,我們可以預期,如果日本繼續其正常化進程,過去三年大部分時間支撐日圓疲軟的利差敘事將開始失去優勢。
當利差縮小時,貨幣對通常會劇烈調整。定位應該反映這種壓縮的潛力,但不要假設其時間。與日圓掛鉤的短期伽瑪敞口可能在短期內開始出現波動性上升——尤其是當交易員對日本央行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可能採取的行動進行各種時間表定價時。
一如既往,考驗在於央行是否遵循其傳統的謹慎態度,還是進一步的國內壓力會迫使其加快步伐。在此之前,溢價仍低於正在進行的潛在轉變。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