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的分析師觀察到,電動交通的增長正在降低全球的石油需求,特別是在中國。

    by VT Markets
    /
    May 20, 2025

    國際能源總署報告電動車市場持續成長,尤其是在中國和一些新興市場。去年,電動車銷量達1,700萬輛,較上年成長25%。中國以 1,100 萬輛電動車的銷量領先全球,幾乎每兩輛新車都是電動車。相較之下,歐洲和美國的成長則有所放緩。

    預計全球銷售額

    國際能源總署預計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達到 2,000 萬輛,佔汽車總銷量的四分之一。到 2030 年,電動車預計將佔汽車銷量的 40%,每天可減少 500 萬桶石油消耗。儘管目前電動車的耗電量佔總用電量的 0.7%,但預計到 2030 年將上升到 2.5%。所提供的資訊包含前瞻性元素,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這些數據不應被解讀為購買或出售任何資產的認可。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必須進行徹底的研究,因為市場概況本質上是資訊性的。對於可能發生的任何潛在錯誤或遺漏,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這些數字顯示運輸需求急劇傾斜,尤其是中國遙遙領先。目前,中國新車購買量中近一半都是電動車,汽油和柴油車型的替換速度比預期更快。引人注目的不僅是數量,還有速度——即使政策激勵改變、地方競爭加劇,速度仍然保持不變。

    對能源和大宗商品的影響

    同時,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的對比值得密切關注。經濟放緩更多是短期猶豫而非結構性停滯。基礎設施瓶頸和成本問題繼續影響市場情緒,尤其是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區。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成長已經消失——它只是根據經濟現實進行了調整,特別是在高利率環境下。一旦汽車成本進一步下降且充電網路擴大,這些地區可能會恢復更快的發展軌跡。

    預計今年電動車的銷量將達到 2000 萬輛,市場正在快速接近一個里程碑,即全球每四輛新車中就有一輛是電動車,而不僅僅是在早期採用電動車的國家。這一水平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汽車銷售的範圍——我們正在關注發電、電池金屬以及石油消費的連鎖反應。

    具體來說,如果2030年實現40%的市佔率目標,那麼每天將取代高達500萬桶石油。這不是一個抽象的變化;它會影響燃料利潤、運輸對沖,甚至影響柴油使用率較高的運輸成本。能源交易商應該已經在中期期貨價格和原油基準波動中看到了其中的一些影響。

    汽車銷售和實際石油需求之間的聯繫由來已久,雖然替代率因地區電力結構而異,但對於燃料貿易商,特別是那些接觸城市運輸車隊和客運的貿易商來說,有著廣泛的影響。

    從電網方面來看,現今的電動車在總用電量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約 0.7%。但到本世紀末,這一數字可能會攀升至 2.5%。雖然乍看之下這似乎沒什麼,但它會增加高峰時段的壓力,並改變電動車密集使用地區的基本負荷預期。我們可能會看到,歡迎這種需求的地區與仍在努力實現電力基礎設施現代化的地區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

    我們也觀察到這種成長如何引起人們對電池供應鏈的重新關注。鋰、鈷和鎳的價格變動不再僅僅反映採礦條件,而是與汽車需求曲線更加緊密地連結在一起。由於許多大宗商品市場已經將供應受限的局面納入定價,因此電池材料衍生性商品仍將保持活躍。

    對於長期合約或跨資產敞口的交易者來說,校準可能具有價值——不僅要關注原油,還要將其與電池相關商品一起看待,特別是如果補貼和稅收政策的變化改變了銷售預測。前瞻性估計自然帶有不確定性;預測並不總是與結果相符。然而,這些模型有助於確定市場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對內燃機的依賴穩步下降,同時伴隨著電力影響和原材料壓力的上升。

    時機很重要,特別是在合約結構方面。轉變不會是統一的-它們會以波浪式衝擊集群。監測電動車的區域貿易數據以及能源進口和電池模組出貨量將有助於預測近期的壓力和機會。局限於石油或成品油進行靜態解讀的交易策略可能會落後,除非它們考慮到相鄰行業的消費輪換和供應摩擦。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