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新加坡的出口增長了12.4%,超出預期,但前景似乎謹慎。

    by VT Markets
    /
    May 16, 2025

    新加坡4月非石油國內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12.4%,超過預期,高於3月5.4%的增幅。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公佈了這些數據,指出電子和非電子出口均呈現強勁成長。這一增幅遠高於路透社調查預測的4.3%,受美國、日本、台灣和韓國等主要合作夥伴的需求所推動。但對中國和馬來西亞的出口有所下降。

    儘管取得了這一積極成果,但由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及美國新徵收的關稅,前景仍不明朗。新加坡依賴貿易的經濟面臨潛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成立了一個經濟復原工作小組。政府已將今年的GDP成長預測從先前的1%至3%下調至0%至2%。

    最新的出口數據顯示,海外對新加坡製造或運往國外的商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尤其是與電子產業相關的商品。四月份12.4%的增幅顯示主要產品類別呈現成長勢頭,儘管國際壓力不斷加大,但製造商仍從全球需求中獲得了支撐。

    與3月5.4%的漲幅相比,成長速度的加快凸顯了本輪反彈的力道。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結果超出了先前的預期——路透社的民調預計增幅僅為4.3%。這種差異意味著特定市場的貿易活動復甦速度快於預期,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等已開發經濟體,這些地區的商業投資和消費者需求仍然出乎意料地強勁。

    另一方面,對中國和馬來西亞的出貨量數據較弱,標誌著全球需求模式的分化——這種分化我們不能忽視。林先生代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發言時表示,電子和非電子領域均表現強勁。我們認為這與半導體需求的更廣泛趨勢一致,尤其是隨著人工智慧相關硬體訂單再次回升。

    隨著下游組裝和包裝產能的回升,台灣和韓國的買家似乎正在增加訂單。然而,並非一切都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美國新近實施的針對大量中國商品的關稅正在為全球貿易增添摩擦。這些變化對定價和供應鏈決策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美國和中國本身,實際上將新加坡等第三方經濟體拖入了爭端。

    儘管目前的出口數據讓人放心,但整體情況並不會因此而變得不那麼危險。政府成立專門的經濟復原工作小組就反映了這一點。政策制定者似乎不僅要應對貿易流中斷,還要應對投資和就業管道可能產生的外溢效應。

    修正後的GDP預測範圍目前為0%至2%,低於先前的1%至3%,這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下行風險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展望未來,我們的短期策略應圍繞著緊縮流動性和更動盪的跨國情緒。

    由於中國經濟前景疲軟,以及東亞地區摩擦持續,與區域出口相關的短期伽馬部位可能需要積極管理。透過與主要合作夥伴貨幣掛鉤的選擇權進行對沖應該仍然列在清單的首位,特別是當航運量與整體成長數據的月度相關性減弱時。

    此外,電子產業表現強勁但與中國聯繫較弱之間的差異也提示我們:需要密切關注產業輪動和特定國家的風險敞口。關稅或情緒的微小變化可能會迅速改變月度流量,從而擾亂舒適的方向性交易。在這種波動性並不總是來自通常地方的環境下,耐心可能比信念更有價值。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