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貿易部長對加入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衝突表示不情願

    by VT Markets
    /
    May 16, 2025

    貿易部長唐法雷爾表示,澳洲不願支持美國主導的針對中國的貿易行動。部長強調了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的重要性,因為澳洲對中國的出口幾乎是對美國的十倍。

    中國仍然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澳洲致力於加強而不是削弱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法雷爾強調,任何與中國接觸的決定都將考慮澳洲的國家利益,而不是遵循美國的偏好。這裡發生的事情已經夠清楚了。

    法雷爾正在國家經濟目標和外部外交壓力之間劃一條界線。從貿易額來看,澳洲與中國的貿易額明顯超過與美國的貿易額。部長明確指出,對華出口幾乎是對美國的十倍。

    簡而言之,這個差距太大了,不容忽視——尤其是在澳洲經濟嚴重依賴資源出口的情況下。法雷爾並沒有直接反擊,但他表達了自己的偏好。他實際上是說,堪培拉不會被迫採取可能擾亂貿易流動的行動。

    在更廣泛的貿易爭端中選擇站隊,特別是如果涉及報復或限制,會帶來明顯的經濟風險,其風險大於外交結盟。現在,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是值得注意的。它為全球貿易動態,特別是整個亞太地區的貿易動態帶來了一層限制。

    當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國以這種方式對沖其部位時,它將對未來的貿易行動產生一定的傾斜。我們看到的並不是對外交聯盟的拒絕,而是一個明確的訊號,顯示國內穩定和貿易安全的重要性更高。

    擁有大宗商品或區域貨幣衍生性商品敞口的交易者應該保持警惕。如果中澳關係保持穩定甚至加強,任何依賴澳洲產出的市場(例如鐵礦石或天然氣)都可能獲得額外的短期彈性。

    這意味著華盛頓消息引發的波動可能不會像人們通常預期的那樣直接傳導到這些資產中。因此,實際上,這意味著貿易流動可能不會中斷,短期內定價可能更遵循國內供需機制,而不是地緣政治觸發因素。

    如果您的立場受到雙邊緊張局勢的影響,那麼可能值得重新審視假設。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該地區其他國家發表類似講話,這將縮小貿易中斷蔓延至直接參與者以外的範圍。

    同時,法雷爾的語言暗示了對於長期投資澳洲資產的參與者來說一定程度的可預測性,甚至是穩定性。如果澳洲堅持這一立場,那麼對沖策略可能需要調整,以適應這樣一種觀點:即使在外部壓力下,坎培拉也不太可能授權或支持封鎖或鎮壓。

    我們應該繼續關注其他部長或類似經濟體的後續行動。模式並不總是重複的——但它們確實經常押韻以指導下一輪決策。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