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削減對華關稅
高盛指出,美國降低對華關稅雖然有利,但整體有效關稅稅率仍將維持高點。他們預計,對華關稅的降低將導致有效稅率小幅下降不到2個百分點。美國關稅總額仍將高於今年稍早的市場預期,且範圍更廣。高盛在此實際上暗示,人們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早先預期將有所緩和,預測聯準會降息的時間將晚於最初的預期。這種延遲既源自於國際貿易的考量(例如中美關稅對話緊張局勢的緩和),也源自於過去幾週金融狀況的改善。 這些變化使得政策制定者有可能等待更長時間再調整利率。預計貨幣寬鬆時間將從7月推遲到12月,這表明貨幣寬鬆步伐將放緩,這表明人們對美國經濟短期韌性的信心增強。隨著明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降至35%,這意味著下行風險雖然仍然存在,但已經減弱——儘管還沒有完全消退。通膨預測同樣被下調,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目前預期高峰為3.6%。這仍然高於聯準會的長期目標,但根據最近的數據趨勢和機構分析師日益增強的信心,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同時,霍廷對貿易關稅的評估表明,貿易關稅雖然帶來增量效益,但效益有限。儘管頭條新聞是關稅降低,但預計實際有效稅率的降幅很小——不到兩個百分點。關稅減免對於生產和供應鏈與中國相關的企業略有幫助,但更廣泛的影響是,整體貿易政策仍然受到歷史規範的限制。這持續了定價壓力,特別是在成本轉嫁緩慢的行業。宏觀指標與穩定性
這組預測帶給我們的意義是,當前的環境並不是突然改變或意外衝擊的環境。相反,它在政策時間表方面提供了清晰的路線,這有助於模擬未來到期週期的利率敏感度。隨著降息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對期限敏感的風險敞口的定價。 通膨預期下行與大幅寬鬆政策的可能性之間仍存在差距;目前後者似乎有所減少。當我們審視定位時,目前的宏觀指標反映出穩定性的提高,但尚未出現可能需要緊急採取的疲軟跡象。鮑威爾的委員會似乎正在關注就業和支出模式數據,以便在採取行動之前收集更多證據。這種較慢的節奏為調整日曆利差或重新評估較長期工具的利率預期提供了空間。 我們也注意到,雖然成長資本支出的下調幅度可能不大,但高盛第四季的預測顯示,2025年實際GDP年增率僅1%。這對再槓桿假設設定了上限。圍繞較為平穩的產出進行規劃還有一定空間,可能包含上行風險,但也會降低已計入長期伽瑪情境的波動性。 如果關稅效應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像徵意義,那麼它對利潤壓力的緩解作用有限,尤其是在製造業佔比較大的產業。然而,穩定關稅的可預測性(而非新一輪關稅的威脅)消除了宏觀對沖策略近期的一些尾部風險。這雖然不是一種刺激措施,但它可以緩和混亂,並且意外機率的降低在戰術上是有利的。 簡而言之,我們面臨的是政策跑道緊張、金融環境趨於平靜、通膨有限但仍然存在,而且貿易政策尚未帶來任何有意義的寬鬆動力。這個訊息並不是關於穩定的回歸,而是關於緊迫感的緩解。從衍生性商品的角度來看,這種緩解只是可控的漂移,而不是劇烈重新定價的訊號。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