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官員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即將舉行會晤,澳元因此上漲。會議定於本週稍後在瑞士舉行。這項進展被認為有可能緩解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經濟關係改善的前景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正面影響,進而利多澳元。
澳元的這種走勢遵循相對簡單的邏輯,基於澳洲與中國緊密的經濟聯繫。由於澳洲的大部分出口收入來自中國購買的商品,因此對中國經濟可能改善的任何預期都傾向於支撐澳元。因此,當市場得知中美領導人將進行政策對話的消息時——尤其是有何立峰副總理這樣的人物參與其中——樂觀情緒往往會很快席捲貨幣市場。
對於衍生性商品交易者來說,在考慮到與澳元/美元掛鉤的期貨和選擇權的當前市場定位後,其影響會更加清晰。淨空頭部位略有減少,顯示投資者的悲觀情緒正在減弱。這並不是說情緒突然逆轉,而是標誌著從徹底的悲觀主義轉向了更多的觀望態度。我們以前就見過這種模式,即使根本問題仍未解決,外交提議看起來也很有希望。
澳洲的殖利率也做出了反應,最近幾個交易日,三年期公債殖利率小幅上升。雖然這不是一次大規模的成長,但它反映了貨幣預期重新調整的暗流。有猜測稱,外部需求增強(尤其是來自中國工業部門復甦的需求)可能最終導致印度儲備銀行不願進一步放鬆政策。儘管預測保持相對穩定,但利率互換的定價表明,人們對進一步降息的猶豫日益加劇。
耶倫即將與何的對話可能會圍繞著供應鏈和貿易彈性展開,這表面上聽起來可能比較專業,但當你審視出口導向經濟體時,就會發現其中蘊含著重要意義。如果出現即使是一個溫和的合作框架,也可能導致風險敏感型貨幣短期上漲,澳元可能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
這就創造了一種環境,透過選擇權進行波動性定價可能會進一步調整。目前,澳元/美元週合約隱含波動率已略有上升,或許預示著不穩定的新聞頭條。鮑威爾的最後聲明仍然對這些動態產生影響。儘管他在通膨目標和勞動市場問題上保持著熟悉的語氣,但每當國際問題捲入爭論時,交易員們就能從字裡行間看出端倪。
任何認為聯準會將因全球不確定性而採取更謹慎行動的想法都會使非美元貨幣變得更具吸引力,至少暫時如此。這構成了總體短期策略。如果這些外交活動進展順利,或者只是沒有惡化,我們可能會看到早期定位到澳元等貝塔係數較高的貨幣。
我們已經注意到遠期點位略有調整,中期看漲期權的交易量也有所增加——這兩者都表明市場參與者正在為溫和上漲或至少從近期低點反彈做準備。但這並不是單向的。一些投資者仍然擔心,如果兩國政府之間的對話無法達到預期,市場情緒將如何迅速轉變。
因此,儘管方向性交易可能有利於上漲,但考慮到該貨幣對目前對頭條新聞的敏感性,透過跨式交易或日曆價差進行對沖可能是謹慎的做法。最終,本週發生的事情應該更像是衡量全球情緒有多脆弱或有多支持的晴雨表。來自瑞士的每一個新資訊都會對價格發現產生連鎖反應,無論如何,交易櫃檯都需要做好快速執行的準備。
對於外匯選擇權而言,與該資料視窗相關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出現急劇變化,尤其是在流動性較差的交易時段發表評論時。因此,在這個設定中,時機與方向同樣重要。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