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FG 注意到台灣幣因多種經濟因素和投機而出現異常波動

    by VT Markets
    /
    May 5, 2025

    台幣兌美元創下單日最大漲幅,5 月 2 日上漲 3.8%,一週上漲 5.5%。其他亞洲貨幣也出現上漲,韓元上漲 1.7%,馬來西亞林吉特上漲 1.4%。新台幣的出色表現被認為是 19 個標準差事件,在統計上是罕見的。推動這一趨勢的因素包括中美貿易談判重啟、美國科技企業盈利強勁、台灣 GDP 數據強勁以及 12 億美元的外國股權流入。

    異常貨幣走勢

    這種不尋常的匯率波動是在假期流動性減少和出口商轉換的背景下發生的。台灣政府近期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的磋商,又增添了政策支撐。19 個標準差的變動非常罕見,在常態分佈假設下被認為是不可能的。發生這種事件的機率是十⁷⁹分之一,這個數字與宇宙中的原子數相似。

    這種偏差表明市場存在不規範行為,可能是由於流動性不足、定位單一以及宏觀經濟催化劑造成的。這並不是典型的統計異常現象,而是淺層市場中多種因素的匯聚。我們在這裡看到的不僅是紙上的經濟數據是否一致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價格反應,由一系列不同尋常的影響因素所驅動,並且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

    當新台幣單日波動接近4%、一週波動超過5%時,其波動幅度超出了預期和統計標準。事實上,如此大的變動違背了大多數金融模式的假設。依照數學標準,這種轉變幾乎永遠不會發生──在可觀測宇宙的生命週期內一次也不會發生。然而,我們現在就在這裡。

    市場反應與分析

    深入研究背後的原因,美國大型公司強勁的科技獲利可能激發了外國投資者的樂觀情緒,促使他們將更多資金投入區域市場。許多台灣企業深耕於全球科技供應鏈,尤其是半導體領域,自然會從這更廣泛的產業熱情中受益。

    也就是說,這不只是吸引資本進入的問題,而是市場阻力有多小的問題。公共假期導致參與人數減少,而且由於可供吸收大額交易的交易對手減少,任何合適的訂單都可能推高價格至比平時更高。除此之外,出口商開始將外匯收入兌換成當地貨幣,進一步增強了購買興趣。

    隨後出現了建議與華盛頓進行關稅合作的政策評論。這與積極的 GDP 數據相結合,為購買提供了更持久的基調,促使交易員幾乎被動地重新評估估值。對於我們這些應對短期價格風險的人來說,變化率是一個重要的警訊。此類價格行為暗示了定位極端和對資訊流的敏感度。

    在這種時候,我們主張降低槓桿率——不一定是因為我們預期會出現逆轉,而是因為這種劇烈的波動甚至會擾亂經過深思熟慮的交易。在這樣的環境下,方向變得不如容錯率重要。

    韓元和馬來西亞林吉特也參與其中,儘管幅度要小得多,但人們可以推斷該地區的情緒正在改變。然而,沒有一個發生過像台灣那樣規模的扭曲。這應該提醒我們,即使宏觀輸入重疊,當地市場深度、交易結構和技術觸發因素也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短期內,價格走勢可能持續對二線數據或低信心政策訊號反應過度。如果流動性仍然不穩定或一邊倒的押注持續存在,我們預期價格波動將保持不穩定。有鑑於此背景,我們傾向於採用風險參數較嚴格、持有期較短的策略。不可靠的不是趨勢,而是地形。

    當看似隨機的變數產生更大的影響時,時機的掌握就變得更加困難。因此,讓我們優先考慮能夠快速適應的交易設置,而不是依賴長期持有的信念。我們也應該注意關鍵經濟日曆日期前後的聚集行為,因為較弱的市場條件會逐漸增強對常規發布的反應。

    注意槓桿的增加和部位的突然轉變——與穩定的流動性條件下相比,它們在當前設定下更有可能產生誇張的結果。此舉並非僅由央行決定或意外的獲利結果所推動。它更像是一根緊緊纏繞的彈簧,同時在多個前端釋放。

    這使得根據舊模式進行未來規劃變得更加困難。過度依賴均值回歸或波動性正常化的交易者可能會面臨陷入另一個異常值的錯誤風險。現在是需要敏捷和準備的時候,而不是滿足於統計上的安全。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