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154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16%。光是2025年3月份,該國就出口了57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該月數據也上漲了16%。
中國汽車出口成長
這些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量不斷增強,顯示其製造業基礎具有更廣泛的彈性。本季和3月出口均成長了16%,這清楚地表明全球汽車需求(尤其是中國汽車需求)不僅保持穩定,而且還在擴大。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趨勢不是簡單的波動,而是基於持續的工業產出。更深入地看,這表明儘管其他地區仍面臨原材料投入成本和物流壓力,但中國生產商仍在定價和生產時間表上保持競爭力。
月度數據提供了更直接的脈搏。僅3月就有57萬輛汽車離開該國,顯示成長勢頭並未放緩。這一成長率與整體季度成長率一致,顯示運輸和生產的步伐持續平穩。
當我們將其映射到鋼鐵、橡膠和鋰等商品的期貨和選擇權定價模型時,需求預期如何影響價格曲線就變得更加清晰。與出口活動相關的合約類型(例如鐵礦石或汽車晶片)通常會對此類硬數據點做出反應。
對於那些根據需求預測進行定位的人來說,這裡顯而易見的是,即使整個歐洲的零售業有些疲軟,成品運輸的速度也沒有放緩。
對全球市場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查看張先生上個月的生產規模數據可能會有所幫助。現在發生的變化不僅與車輛數量有關,還與物流和經濟轉變過程中出站車輛數量的持續性有關。這為中檔交付合約增添了一層信心,尤其是那些涉及東亞航運或汽車零件的合約。
現在,考慮一下未來幾週的預期情況。如果出口強勁勢頭持續到四月份及以後,而林氏集團的措施開始顯示工業產出進一步上升,那麼能源合約保持良好競價的壓力可能會增加。
原料價格已開始波動,波動性似乎將會擴大。我們不應該低估最近散貨運輸費率的橫向波動,特別是中程船舶的橫向波動——相反,如果四月份的出口基調與三月相呼應,這可能是跳板。
在追蹤這一切時,重要的不僅僅是汽車製造商。二級供應商和工業對沖發行者正在將這一上漲因素考慮在內,以調整保護等級。它塑造了下游的對沖流。
我們已經看到近期隱含波動率的細微變化,尤其是上海的未平倉合約。這是未來幾週許多人的目光將集中關注的層面。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