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正探討全球經濟談判策略。美國正試圖透過鼓勵貿易夥伴限制與中國的貿易來換取關稅減免,從而吸引它們參與其中。這項策略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原則相呼應,該協定在川普競選期間受到了批評。
同時,中國正積極透過外交努力在亞洲建立聯盟。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警告不要簽署任何可能損害中國利益的協議。這顯示中國可能會對此類舉動採取報復行動。
各國可能面臨與美國或中國結盟的壓力,進而影響國際貿易動態。美國的主導地位和軍事能力可能會吸引許多國家,但美國的外交問題可能會使這些決定變得複雜。貿易動態的結果很難預測,尤其是在美國政策和資訊不斷變化的情況下。
隨著現任美國政府優先事項的變化和不可預測性,情況也變得更加複雜。隨著立場公開化,一些線索開始變得更加清晰。華盛頓似乎正在利用市場准入作為談判工具,以降低關稅換取政治利益。
這種方法雖然不新鮮,但現在後果更為嚴重,執行也更為及時。另一方面,北京方面則毫不掩飾地表示,任何旨在繞過或孤立它的經濟聯盟都將遭到同樣的回應。這兩個全球大國之間已經傳達出一個明確的訊息:合作是有條件的,後果將是立竿見影的。
從早期跡象來看,這不僅僅是言辭——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小規模的貿易承諾根據正在閉門考慮的新聯盟而進行調整或推遲。在這種背景下,對於我們這些接觸與宏觀經濟事件或全球指數相關的衍生性商品的人來說,其影響是直接且可衡量的。
任何改變進出口量、補貼流量或可執行關稅的合作夥伴關係變化都可能迅速改變市場預期。最重要的是,最近的舉動引發了新一輪的波動。帕克本週稍早的言論為這種觀點提供了實質依據。他指出,2018-2019 年的先例表明,針鋒相對的關稅措施導致大宗商品和指數之間的價差擴大,其速度比現有模型最初捕捉到的速度要快。
雖然這次使用的樂器可能有所不同,但路徑可能與熟悉的形狀相呼應。迴聲不需要精確重複才能發揮作用——重要的是儘早識別標記並選擇跟隨它們移動而不是落後。現在重要的是敏捷。
當政策暗示變成立法草案或製裁方案提案時,決策窗口可能會縮短至幾天,有時甚至是幾小時。在上一輪貿易調整期間,固定收益波動通常先於貨幣下滑——這與更穩定的環境中通常發生的情況相反。
如果再次出現類似的舉措,我們需要關注外匯市場,不僅要關注其自身的訊號,還要預測國債和掉期曲線隨後會發生什麼。裴洛西的團隊提出了額外的說明,雖然更加低調,但卻具有啟發性:被要求選邊的國家可能會要求一些保證,而如果沒有立法支持,這些保證是無法輕易提供的。
這也帶來了另一個風險:在國會受阻或在委員會中被縮減的交易計畫可能會引發過度的市場反應,因為定價反映的假設越來越不成熟。政策雄心與國內持久性之間的脫節本身就是一種衡量標準。
在接下來的幾週內,我們最好將重點放在與已知外交活動一致的合約窗口上。機會不僅可能來自方向性的變動,也可能來自情緒過度擴張而導致的暫時性定價錯置——尤其是當演算法風險與資本投入或製造能力的實際變化不平衡時。
噪音的增加並不意味著訊號的同等增加,了解市場何時是情緒化反應而不是結構性反應將決定利潤率。我們將任何雙邊承諾的替代指標(例如區域出口成長、補貼公告或港口數據)視為早期線索,而非事後確認。
等待官方聲明可能意味著等待的時間太長。這並不是說粗心大意應該取代謹慎,而是說在這種環境下,快速理解是成功的一半。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