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減少中國造船業影響的行動包括對外國船隻和運營商的收費

    by VT Markets
    /
    Apr 19, 2025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了旨在振興美國造船業的行動。這些措施包括向中國船舶所有者和經營者徵收港口費,起徵額為180天每淨噸50美元,三年內每年增加30美元每噸。此外,外國製造的汽車運輸車將在180天內面臨每輛車150美元的費用。

    與中國有關的船隻的費用將按照美國航次而非港口停靠次數來徵收,並且每年不得超過五次。對於美國製造的船舶訂單,這些費用可能會被暫停長達三年。該計劃致力於從頭開始建立美國造船業。

    其有效性取決於企業是否願意投資以應對這些徵稅,而不是尋求替代解決方案或等待可能的政策逆轉。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情況表明,我們正在大力創造有利於國內生產的經濟條件,避免依賴外國供應,特別是來自知名海外企業的供應。

    擬議對外國建造的船舶(特別是與中國有所有權關係的船舶)徵收費用,旨在降低這些船舶在美國沿海水域的長期競爭力。透過設定固定的起始費率和明確的年度成長結構,新政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解釋的餘地,並迫使受影響的公司重新評估其對這條路線的中期風險。

    現在,原來的收費標準——每淨噸50美元和每輛車150美元——乍一看似乎可以接受。但我們應該關注模式,而不是開盤價。當這些成本逐年增加並複合時,除非採取適應性措施,否則這些成本將上升到營業利潤率可能迅速縮水的水平。

    問題並不在於現在採用的利率,而是未來三十六個月的利率走向。對於那些從期貨或波動性角度應對這些變化的人來說,至關重要的不僅是模擬總體費用,還要模擬船東在考慮是否改變航線、重組船隊或提前國內訂購時航運流量和船舶可用性如何變化。

    對於每年只能進行五次收費航行的船舶來說,營運效率存在一個隱含的上限。這會擾亂標準的利用模式,並可能降低跨太平洋或美洲內部運輸的頻率或增加運輸準備時間。

    由於申請是按航次而不是按單一港口停靠進行的,因此數量較少但時間較長的航線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這可能會開始顯示在運費圖表或租船成本預測中。

    這裡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因素是豁免途徑:美國製造的船舶訂單將暫停徵收費用。這顯然會激勵人們將資本轉向國內造船廠。

    從市場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有意發出的訊號,不僅是為了鼓勵最終交付,也是為了鼓勵生產排程和勞動投資。對於我們來說,對於尋求避開這些成本的外國運營商的新訂單的任何顯著增加,都應該跟踪其時間、規模以及誰獲得了這些合約。

    這可能會推高國內造船業股票價格,同時為選擇權交易商提供重新定價的新理由。現在已經可以追蹤這些變動如何開始影響貨運衍生性商品。

    由於長期現貨風險敞口仍以穩定的運輸成本為代價,因此人們可能低估了這些新費用對未來六到十二個月供應量的影響。

    在定位方面,隨著運能重新調整以解決強加的低效率問題,亞洲和美國航線之間的價差可能會再次擴大。雖然一些市場參與者正在等待調整或希望再次出現政策轉變,但積極的市場參與者正在將意外事件納入他們的模型中,尋求與國內航運相關的風險敞口,並過濾船舶註冊數據以確定潛在的降低風險的舉措。

    政策框架嚴密、數字清晰、有時限。反應不一定要如此。但忽視這一點代價將十分昂貴。

    立即開始交易-點擊這裡建立您的VT Markets真實帳號。

    see more

    Back To Top
    Chatbots